摘要:Prager与Mroz曾提出了具有最小断面限制的挠曲结构的塑性优化条件。Charrett和Rozrany作了具有最小断面限制的纤维配筋固支园板和简支园板的优化解。但是,由于他们当时没有注意到优化结构在最小断面处的塑性流动性质,因此[1]和[2]中的优化条件是不完善的。本文重新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推证出挠曲结构在最小断面限制下完整的塑性优化条件。运用这些条件作了若干种梁、板的优化设计,由功能等式证明它们都是正确的。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高Q单运放模拟电感集成电路的最佳设计。通过最佳设计非理想运放的影响被减小至最低限度,从而使模拟电感电感量的偏差及品质因数Q值的偏差被降至最小位,Q达到最大位。作者对此模拟电感分别采用优化解及非优化解进行了实验。二种不同解的实验结果的明显对比表明了优化设计的巨大优越性。为了证明优化后模拟电感的优良性能,用它实现了一个话路八阶椭园高通滤波器。实验结果是相当理想的。
摘要:微分方程方法是计算扩散模型中施主荧光强度的一个有用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荧光强度f(t)的拉普拉斯变换(?)(s)可由一个t矩阵函数T((?),s)计算出来。本文建立了函数T((?),s)所满足的微分方程,讨论了该方程在施主——陷阱激发传递速率具有电偶极子——电偶极子传递特征时的数值解法,提出了一个含未知参数的新型边界值问题的简便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给出了去年研制的磨削爆炸式快停装置所进行的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找出了该装置主要参数的最佳搭配方案,并利用近期发展起来的“回归的设计和分析”这一数学分支中的“回归正交设计”方法建立了该装置平均初始加速度的数学模型,从而使该装置的平均初始加速度能进行预测和主动控制。对今后设计双层剪切销爆炸快停装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砂型静力触探的机理和紧实度的标定方法,研究了用该法测量砂型紧实度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及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为确定合理的触探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本文从广义梁微分方程出发,推导三次样条梁函数。利用广义函数δ函数及σ函数,该函数适合在集中荷载、集中弯矩及突变截面梁等情况的积分,可以写出求解梁、连续梁的静力及影响线的统一公式。利用杆两端的初参数,写成杆的角变位移方程式,解决刚架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文内所介绍的方法,都属于精确法。
摘要:合成了新的显色剂1—(2—羧基苯基)—5—(4—硝基苯基)—3—(α—呋喃基)甲(?)。研究了它与Cu(Ⅱ)的显色反应。当pH为7.0~8.3时,在616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4,颜色可稳定1.5小时,许多离子没有干扰。
摘要:提出用表征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参数()与表征扩散速度的参数(')之比作为酶电极特性参数(φ)来表述酶电极的基本方程具有优点,导出了借助此参数表示酶电极电位响应值与响应时间的方程式,讨论了影响因素。对于电流测量法酶电极的二种基本情况也均可用参数(?)及(?)以相似的形式表述电流响应值,其比值为一简单数值φ/2。证明在电位测量法中当响应时间大于1.7τ(=(?))时可认为已达稳态(仅差1毫伏,φ>1.7),但电位值较最大值低17.5毫伏。证明φ值虽变化达三个数量级,响应时间变化仍不到一倍。
摘要:Spendley提出的单纯形优化法,具有计算简单,用较少的实验次数,优化各实验因素,取得最佳响应度。对于分析化学确定最佳测定条件,建立分析方法有实用价值。单纯形优化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最早见于Ernst的工作。Long、Morgan等都进行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在Czech的基础上,应用单纯形优化法,寻找乙酰丙酮测定甲醛的最佳灵敏度。用固定甲醛量,选择了对显色强度有影响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酰丙酮量和HAc—NH_4Ac缓冲溶液量四个因素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形优化法能以较少的实验次数,获得灵敏度最佳显色条件。
摘要:本报1980年第三期发表了王国鼎同志的文章;1982年第一期刊登了杨高中同志的讨论。现再刊登王国鼎同志的“再谈”。然而这两篇文章都未对原文所建议的设计方法是否有效,进行深入讨论。因此,编辑部决定继续开展讨论。欢迎各方来稿。讨论稿请于今年九月底以前寄来。
地址: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822870 传真:0731-88821734 E-mail:hdxuebao@ijournals.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今日访问量:1370 总访问量:1351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