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桥配位体(bridged ligand)所联结的双金属离子所构成的混合价化合物如[(NH_3)_5Ru(Pyr)Ru(NH_3)_5]~(5+)近年来引起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广泛的兴趣和重视.直至目前为止,对于该种混合价化合物的电子性质仍存很多争论,不同的理论只能解释某些特性.在所有的模型中都把桥配位体看作一个格点,而忽略了它的内部结构.本文第一次考虑了桥配位体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6模模型,然后定义一组键合(B),非键合(N),反健合(A)基,把6模哈密顿(Hamiltonian)量变换到这个新的基中去,可得到一组三维势表面,而把所观察到的某些吸收谱和磁的圆振二色向性(MCD)谱解释为三维势表面问能级之间的跃迁,所得到的结果比不考虑桥配位体结构的结果都更符合实验事实.
摘要:本文利用平均场近似模型,推导了描述热平衡时金属表面吸附层结构相变的方程,给出了金属表面原子因吸附原子的作用发生位移的几率与温度和吸附原子复盖度之间的关系.
摘要:我校环境工程系陈信常副教授等同志承担的"含酚废水脱酚新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取得成果,通过了国家机械委和国家经委主持的鉴定,并获得机电部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烟煤冷煤气站洗涤水是水质复杂、毒性大、污染严重的含酚版水,治理此废水是个老大难问题.本成果所采用的工艺是:在封闭循环的基础上,经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与焦油,再采用间歇活性污泥法脱酚.
摘要:用光束就是光子流的观点不能够解释光的干涉,用电子束就是电子流的观点也不能解释电子的干涉,唯有用微观粒子的几率幅能够圆满地解释其干涉.因而,干涉可以理解为是两个几率幅之间的干涉.所以,从干涉实验来看,量子理论的最基本的概念,或者说,微观粒子的本性,应当是几率幅,而不是波粒二象性.
摘要:具有n次方非线性恢复力的系统,在强迫振动中可能出现频率为激振频率ω的1/n的次谐波响应.但实际为人们所发现的只是一些特殊系统,例如n=3(杜芬方程)的情形,而缺乏一般性的理论证明.本文利用基本摄动法,从理论上就n为任意奇数值(对于恢复力而言,n只可能为奇数)的情形,讨论了次谐波响应的可能性,对上述结论给出一般性的理论证明,并提出求次谐波共振解的一般较简便的方法.
摘要:本文提出了金属材料的一种近似线性化初始屈服函数,它是位在Tresca六边形和双剪应力六边形之间的十二边形(族).应用这种屈服函数进行结构极限分析,计算工作量增加不多,可以得到精度比较好的结果.
摘要:本文采用提出的阶梯折算法,求出了非均匀截面梁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弯曲问题,求得在任意荷载、一般边界条件下的通解.无论阶梯的个数为多少,问题最后归结为解一个二元的代数线性方程组.本文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对于非均匀变截面梁的弯曲问趣在剪力静定的情况下,分解刚度法是一种精确解法.
摘要:由湖南大学机械系易文质副教授与广州军区54425部队共同承担的全军科研项目"提高坦克履带销使用寿命的研究"课题,经过两年多试验研究,于1988年7月在长沙通过部级验收鉴定.来自全国十几所高等院校的军内外专家、教授一致认为:采用非常规碳氮复合渗热处理新工艺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和可行性.经装车运行寿命考核结果证明:新型坦克履带销具有高的抗断裂、抗磨损、抗蚀性能.运行中无断裂现象.其使用寿命由原来的
摘要:本文将时序分析建模原理应用于微机动态轨道衡的系统分析,在只有最后输出信号的条件下能够分别对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各自的动态性质及其在动态称重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技术指标.
摘要:由我校机械系何季雄教授等同志承担的"CS—620 客车专用底盘研制"取得成果,于1988年12月14日通过鉴定.目前国内生产的中型客车多由二吨级货车三类底盘改装而成,致使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平稳性、操纵稳定性等各种性能均不够理想,经研究最新设计的专用底盘在上述各种性能方面均有明显改进.出席鉴定会的同行专家认为,本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
摘要:Petri网,尤其是扩充类的Petri网对通信协议有很强的模拟能力.同时,Petri网能支持十分有效的验证技术.本文分析了需要验证的协议性质,提出了用线性不变量和标志机状态法全面分析这些性质的综合验证方法,并给出了对HDLC通信协议的验证实例.
摘要:本文讨论优先级CSMA/CD协议支持下,类似以太局部网中的话音和数据综合业务通信性能.文中根据建立的协议模型,模拟分析了话音和数据负载、话音质量等性能参数.
摘要:本文对由LC两类元件组成的梯形网络及其实现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给出了单端接载的LC梯形网络可实现的充要条件,证明了零点移位法在LC梯形网络展开时是完全有效的,使LC梯形网络的综合理论更加完善.
摘要:本文讨论了多角形-星形电路等效变换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导出了等效星形电路元件参数值的计算公式.
摘要:由我校环工系王继微副教授等同志承担的"湘硼矿脱硫富集制硼酸"取得成采,于1988年11月通过部级鉴定.该课题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它包括硼矿脱硫、硼矿富集以及富集矿制硼酸.基本原理是:利用硼矿中杂质钙、镁碳酸盐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使硼矿中溶解度小的碳酸盐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亚硫酸氢盐,逸出二氧化碳.此法既使低晶位硼矿得
摘要:合成了4-(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萘(2-QADNm),研究了其光度性质.在0.15mol/L NaOH溶液中,Cu~(2+)与2-QADNm形成1:2红色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为6.4×10~4.提出的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摘要:本课题由我校化工系承担,在原小试的基础上,经不断改进产品性能,扩大了系列产品,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应用,建成了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生产出不同粘度系列、不同pH值的各类水—乙二醇难燃液压液,通过了省级鉴定,并获得机电部198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本研制品具有优良的防锈、抗燃、润滑等性能,经检测和使用证明,该液压液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质量稳定,其指标达到
摘要:In this Paper, PVC membrane Selective clectrodes are prepared for theophylline which are based on its ion-pair complexes with hexadecylt- rioctylammonium iodide (HTOA) , hexadecyltributyl-ammonium iodide (HTBA), hexadeeyltriophenylphosphonium iodide(HTPP), triphenyloctylphosphonium leoide(TPOP) and tri(p-tolyl) butylphosphonium iodide(TPTBP).The effects of the nature of associate counterions, the plastieizer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the membrane phase have been studied. The electrode based on theophylline-HTOA membrane has a sub-Nernstian response range from 2.0×10~2—6.3×10~(-5)mol/L,with an average slope of 48.0mV/pC. The limit of detection is 8.7×10~(-6)mol/L. The electrode responses were not affected by pH in the range 10-12. The potentiometric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of various common inorganic and organic ion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ophylline in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The Na_2CO_3-Na_2B_4O_7 buffer of pH 11 is selected as the background solution for potentiometric measurements. The electrode was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theophylline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摘要:由我校化工系暨调和副教授承担的"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课题,经两年多的研究取得成果,于1988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本成果的基本原理:铝及铝合金在硫酸中进行阳极氧化后,形成由阻挡层和多孔层组成的氧化膜,将氧化后的铝制件浸入含有金属盐或金属含氧酸盐的电解液中,施加8—12V交流电,由于氧化膜的阻挡层具有整流作用,当采用比铝电位正的导体作对极
摘要:特征抽取无论在模式识别还是在光谱信道和色谱柱组合选择中,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复相关系数的特征抽取新方法.藉扫描算法,本法可在微机上方便快迷运行.将该法对用于诊断两类疑难疾患的模式识别数据进行了特征变量的选择.获得满意结果.
摘要:本文研究了cd(11)-3.5一二溴-PADAP-SDS-OP.显色反应条件.在pH8.60的硼砂-硼酸-氯化钠缓冲溶液中,橙红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7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4×10~5.镉量在0~16u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地面水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摘要:氢化晶硅场效应晶体管(a—Si:HFET)的双极性特性,虽然早在1975年已经发现,但是直到十年后才引起人们注意.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两类a—Si:HFET具有双极性特性.其中一类是栅介质为石英,另一类的栅介质是高温热生长的SiO_2.并且,对这类器件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于模拟其输出特性.最近我校物理系颜一凡、何丰如同志研制出a—Si:HBiFET,它的栅介质是玻璃(~130μm),其化学成分见附表.它的源(S)和漏(D)区a—Si:H/Al接触是直接的,即a—Si:H/Al之问的中介层n~+a—Si 已被省掉.因此,它是迄今为止的工艺最
摘要:本文证明:对于任意连续的晶硅(α-S1)隙态密度分布g(E),非晶硅肖特基势垒(M/α-Si)的剖面是V(x)=A(x)(V_(bi)-u)exp(-Lx)+uA(x)=(exp(-2L(x_n-x))+1)/(exp(-2Lx_n)+1)这里u=r/L~2, r=en_e/kk_0, L~2=α~2g(Ei)/kk_0,x_n是势垒宽度.n_0是导带过剩电子密度,k和k_0分别是α-Si的介电常数和真空电容率.如果隙态过剩电子密度N_t>>n_e,则有V(x)=V_(bi)·exp(-Lx)这里V_(bi)是M/a-Si的内建势,而N_t=g(Ei)(E_(fn)-E(fi), N_1+n_e=N?这里E(fn)和E(fi)分别是n型α-Si和本征α-Si的费米能级,N?是电离施主浓度,g(E_i)是E=E_i时g(E)的值,并且在本文中称它为"α-Si有效隙态密度”.
摘要:本文在比较继电器控制、电子器件控制及微机控制移动罩滤池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罩微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且对系统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系统与流程图作了较全面的讨论.
地址: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822870 传真:0731-88821734 E-mail:hdxuebao@ijournals.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今日访问量:828 总访问量:135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