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讨论了收敛群的换位子群,建立了收敛群的初等性与它的换位子群的不动点集的基数之间的联系。
摘要:讨论了一类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所有解的振动性,获得了临界状态下该方程所有解振动的一个充分条件。
摘要:利用拓扑度和重合度理论,研究了二阶微分方程的周期解,得到了方程至少存在一个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摘要:尽管不能给自由空间中Maxwell方程组的平面波解以几率幅的解释,但证明了光场中的光子数正比于该平面波振幅的平方,或正比于光场中光强的观点是正确的。
摘要:根据非线性理论,假定脱层为贯穿梁幅的一维脱层,且脱层位置任意,建立了轴向压力作用下含脱层的正交各向异性梁-板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对结构进行了分区处理,通过使控制方程适当线性化,利用脱层前缘的连续性条件、平衡条件及相容条件,导出了夹支边界情况下的具脱层的正交各向异性梁-板关于屈曲荷载的无量纲化的特征方程,确定了临界压力荷载,并讨论了脱层尺寸及位置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摘要:分析了氧化铝细粉的结构,利用球磨与振动磨制备了不同分散度的氧化铝,并研究了氧化铝的细度和结构对电瓷性能的影响。
摘要:合成了新试剂5-(2-对-磺酚)偶氮)-罗丹宁,研究了SPARH的光度性质,在PH为4.10的缓冲溶液中,当有质量分数为0.10%的Tween-80存在时,Pd(Ⅱ)与SPARH形成1:2的约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乐吸光率为3.81*10^4L.mol^-1.cm^-1。提出的方法用于钯-分子筛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周海晖 , 吕兴栋 , 陈范才 , 赵常就 , ZHOU Hai-hui , Lü Xing-dong , CHEN Fan-cai , ZHAO Chang-jiu
摘要:用线性极化法和恒电量方法对铅、铅-4%锑合金及钛酸铝陶瓷板镀二氧化铅基底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铝陶瓷板镀二氧化铅基底耐蚀性好,且质量轻、比表面积大,是一种理想的正极板导电基底材料。
摘要:采用Co盐(CoCl2.2C6H12N4.10H2O)作为变色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SiO2,CaO,MgO,Al2O3粉)作为填料,制成低温可逆变色涂料,通过填料选择、变色温度、恢复原颜色时间的试验及涂料性能的检测,确定了最佳涂料配方。
摘要:提出一种具有神经网络补偿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并用于液压伺服位置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经典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摘要:测试了多种润滑添加剂油品的油膜承载能力,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油品在金属铝表面上自然形成的吸附膜的结构,考察了油品油膜承载能力与吸附膜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吸附膜结构强化的概念;对复合型添加剂协会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吸附膜的结构强化是引起某些复合添加剂出现协合效应的原因。
摘要:以多级减振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为控制为对象,考虑到扭振弹簧刚度和阻尼的分段特性,建立了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应用微分流形变换和反馈线性化方法,原非线性系统可等价为具有零动力学性质的线性系统,然后在线性空间设计控制方案,仿真以两级减振自控离合器跟踪理想响应为例,结果表明,对非线性系统实施反馈线性化控制,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好。
摘要:具体分析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精益思维、全能制造系统、分形企业、敏捷制造、知识网络化企业等面向21世纪的先进生产模式的本质特征,指出了先进生产模式的共性及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发展先进生产模式提出了几点看法。
摘要:论述了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系统集成的思想、总体方案、关键技术、开发方法和策略。
摘要:提出了一种高阶全极点OTA-C高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用该方法对2-7阶最平坦型Butterworth高通滤波器进行了设计和PSPICE模拟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同时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阐述了神经网络BP模型和算法,构造了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铁心背部温度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摘要:针对一种贫铁复杂类型的硫铁矿烧渣,采用交变磁选-化学浸泡方法处理,获得铁质量分数达61.4%、铁回收率达58.4%、具有较低杂质含量的精矿,可以用于高炉炼铁掺烧原料,分选后的尾矿可作为水泥配料,同时回收Zn,Pb等有价元素。
摘要:温度、PH值、接种菌量以及不同的底物初始质量浓度对微生物厌氧降解五氯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接种驯化了二个月的厌氧污泥作为菌源,就上述几种不同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种降解五氯酚的最适温度为32℃,较佳的PH范围为6.8-7.2;当五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时,接种量1.2mL为饱和菌量;同时五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时,降解速率不再增加,并且污泥降解五氯酚的速率符合Micha
摘要:介绍了上海香港广场深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现场量测结果。在建立围护结构计算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编制相应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与计算与计算,从而得出了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随开挖时间延误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同时与现场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其方法和结论对软土深基坑的设计与开挖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摘要:分析了在桩头作用和谐和荷载时有限长桩与无限长桩的动力反应,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当桩长径比l/d≥10时将有限长桩作为无限长桩来分析,所得内力与位移最大值误差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
摘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的渗滤过程及其等效电路,得出了导电材料含量达到了阈值时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定水泥基导电材料下阈值的方法,并用碳纤维增强水泥和石墨导电水泥进行了验证,发现这种新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的下阈值。
摘要:以分层地基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有限层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建立起桩-土-承台梁的共同作用方程,通过计算程序分析了承台梁在其下不均匀土质、桩身差异、基桩刚度等因素影响下的受力状况,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地址: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822870 传真:0731-88821734 E-mail:hdxuebao@ijournals.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今日访问量:828 总访问量:135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