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04年第31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
    • 7-羟基黄酮和7,8-二羟基黄酮的改良合成与结构修饰

      2004, 31(5).

      摘要 (1224) HTML (0) PDF 0.00 Byte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改良的Baker-Venkatarama重排法,以乙酰芳基酚为原料,经过二步反应合成了7-羟基黄酮(3a)和7,8-二羟基黄酮(3b).通过对7-羟基黄酮和7,8-二羟基黄酮A环酚羟基的结构修饰,分别合成了三个7位取代和二个含苯并二氧杂环的新黄酮衍生物(4-6,7a,7b).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已由MS,^1HNMR,IR等波谱方法所证实、

    • 溶解氧对活性炭纤维吸附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2004, 31(5).

      摘要 (935) HTML (0) PDF 0.00 Byte (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水溶液中的溶解氧对苯酚、邻甲酚等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有氧还是微氧,苯酚和邻甲酚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服从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有氧时的Freundlich常数κ值比微氧时大2倍;由于溶解氧的作用,活性炭纤维对酚类化合物的平衡吸附量显增加,酚类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发生氧化聚合作用、生成苯酚的低聚物如二聚物等;改变吸附温度或搅拌溶液也引起苯酚在活性炭纤维上吸附行为的变化,这是因为改变了氧在溶液中的溶解量或在活性炭纤维表面的浓度.溶解氧对亚甲基蓝等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没有影响.

    • 改进型过氧钼酸法制备无定形MoO3薄膜

      2004, 31(5).

      摘要 (1243) HTML (0) PDF 0.00 Byte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金属钼粉与H2O2反应制得过氧钼酸溶胶液后,减压蒸馏除去过氧钼酸溶液中的溶剂水和过量的H2O2,再加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浸泽一提拉法成功地在玻璃表面制备了平整均匀的无定形MoO3薄膜.并通过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MoO3薄膜的制备机理进行了探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l-10%Cr,Al-20%Mn合金的固液混合铸造

      2004, 31(5).

      摘要 (923) HTML (0) PDF 0.00 Byte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合金含量的Al-Mn,Al-Cr合金(质量分数大于10%)中Mn,Cr含量高,传统铸造组织十分粗大,力学性能很差,不能应用.本文采用固液混合铸造技术制备了Al-20%Mn,Al-10%Cr合金.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其平均晶粒尺寸都能控制在10μm以下,且晶粒呈球形或近球形,压铸材料的力学性能为:σb=100~110MPa,σ0.2,=70~80MPa.随着粉末加入量的增加,合金晶粒逐渐细化.这两种合金可以应用为耐磨、耐蚀材料.

    • 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及其在水中的分散性能研究

      2004, 31(5).

      摘要 (1032) HTML (0) PDF 0.00 Byte (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酸对催化裂解法(CⅧ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进行纯化,然后运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HTAB)对CNTs进行修饰,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征了CNTs的表面结构;另外,通过数码照相机和乌氏粘度计研究了修饰的CNTs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混合酸处理能够使CNTS表面拥有较多的羟基和羧基官能团;在氨水的作用下,CNTs能够被HTAB所包覆,而且修饰后的CNTs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得到提高.

    • 对天然鳞片石墨及椰壳活性炭进行液相氧化的初步研究

      2004, 31(5).

      摘要 (998) HTML (0) PDF 0.00 Byte (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天然鳞片石墨和椰壳活性炭为原料,在Hummers法基础上制备了氧化石墨和氧化活性炭,研究了液相天然鳞片石墨和椰壳活性炭氧化前后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液相氧化过程中存在表面氧化和层间氧化两种氧化反应机制,石墨质材料既有表面氧化也有层间氧化,而炭质材料则以表面氧化为主.表面氧化的结果使氧化石墨和氧化活性炭中均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这些基团的存在使它们表现出较强的极性和一定的化学活性.层间氧化使氧化石墨的层间距由原石墨的0.3354nm增加到0.8981nm,石墨片层之间的基团及H2O分子的存在是层间距增大的主要原因.在稀的碱性溶液中,氧化石墨层离后为针状或扁球状纳米颗粒,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团聚,而氧化活性炭为球状纳米颗粒,团聚后呈直链状.

    • >生物技术
    • 茄子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的胞质DNA和核DNA差异分析

      2004, 31(5).

      摘要 (985) HTML (0) PDF 0.00 Byte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L)雄性不育株“正兴1号”(S)和可育株(F)的总DNA为模板,对6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筛选,找到5个其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扩增产物在茄子雄性不育系和对照材料间存在稳定差异的引物.将该5个引物同时扩增总DNA、核DNA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以总DNA为模板时得到多态性片段9个,以核DNA为模板时得到5个,以mtDNA为模板时得到9个.以总DNA为模板时得到的9个扩增片段中,有5个在总DNA和mtDNA中同时出现,而在核中没有出现,即认为来自mtDNA,这5个片段中,有4个来自可育株,1个来自不育株,说明不育株和可育株在mtDNA上存在差异;有4个片段同时出现在以总DNA和核DNA为模板的扩增中,但在以mtDNA为模板的扩增中却没有出现,认为是来自核DNA,这4个片段中,有3个来自不育株,一个来自可育株,说明可育株和不育株在核DNA上也存在差异.结果初步表明:新发现的茄子雄性不育可能是核质相互作用所引起.

    • >环境工程
    • 仓式好氧堆肥中影响有机物发酵降解的主要因素

      2004, 31(5).

      摘要 (1214) HTML (0) PDF 0.00 Byte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仓式好氧堆肥实验,研究了城市有机固体废物堆肥物料种类、温度、含水率、固体颗粒粒度、碳氮比等因素对堆肥过程中有机物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堆肥实验条件为:温度40~50℃,含水率50%,粒径30mm,C/N质量比30:1.实验结果显示为了保证仓式好氧堆肥反应的顺利进行,上述几个因素应当被严格地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另外,通过正交实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研究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含水率的影响作用最大,C/N质量比其次,温度和物料的粒径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小、

    • 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质的GC/MS分析

      2004, 31(5).

      摘要 (1390) HTML (0) PDF 0.00 Byte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XAD树脂富集技术和GC/MS方法,对长沙市某管网末梢水中的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共检出有机污染物38种,其中以氯代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醇类、杂环类、芳烃为主,并且有5种物质在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之列,分别是三氯乙烯、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苯、1,4-二甲基苯.由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去除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建议水厂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以及膜分离等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饮用水.

    • 基于实码遗传算法的河流水质模型的参数估计

      2004, 31(5).

      摘要 (1054) HTML (0) PDF 0.00 Byte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理想条件下采用解析法往往导致水质参数估计较大误差的问题,以及针对含有多参数的二维水质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具体介绍了采用有限单元法和实码遗传算法求解二维水质模型未知参数的基本步骤,对水质参数(包括纵向、横向弥散系数和衰减系数)分别进行编码,通过计算机模拟浓度输出,并与实测值比较从而得出最优的水质参数估计值.算例表明,采用有限单元法-遗传算法估计河流水质模型的参数是可行的.

    • >机电工程
    • 多刚体动力学的STEP描述及其映射研究

      2004, 31(5).

      摘要 (878) HTML (0) PDF 0.00 Byte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STEP(产品数据表达和交换)国际标准,提出了一种具有构件、约束、力和运动激励等多个要素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以应用协议AP105为基础制定了关于多刚体中力和约束等方面的应用协议,并对EXPRESS向C 的映射规则进行了分析,从而为STEP模型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 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2004, 31(5).

      摘要 (998) HTML (0) PDF 0.00 Byte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电力系统短期负荷变化的特性,提出BP模型在实际负荷预测应用中的方法和步骤.对BP网络结构、样本空间、收敛性等作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可行和有效的.其预报结果比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更准确、经济、效果更好.

    • 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2004, 31(5).

      摘要 (890) HTML (0) PDF 0.00 Byte (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是近年来物流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该问题属于NP难题,较难得到最优解和满意解.在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免疫克隆算法来求解该问题,并在算法中引入了克隆选择、克隆删除、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变异、抗体循环补充等思想.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免疫克隆算法能快速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克服了遗传算法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可有效地解决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

    • 真实和虚拟传感器多层信息融合算法

      2004, 31(5).

      摘要 (903) HTML (0) PDF 0.00 Byte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最优估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层传感器的复合融合估计算法.该方法采用了由真实传感器和虚拟传感器组成的复合融合结构,以解决测量噪声干扰下参数估计问题.在该结构中,第1层物理真实传感器测量所得数据,按照加权融合算法,经过多层虚拟传感器的递推融合得到多层融合后的估计值.虚拟传感器的层数增加时,融合后总的估计误差将减少、虚拟传感器是由算法和软件实现的,不会增加测量系统物理结构的复杂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减少测量误差方面比传统的直接估计方法有明显的改善.

    • 仿人多自由度立体双目视觉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004, 31(5)-65,93.

      摘要 (1260) HTML (0) PDF 0.00 Byte (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原理,设计了仿人多自由度的立体双目视觉导航系统.首先给出了立体双目视觉导航系统的设计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仿人多自由度立体双目视觉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可同时实现水平旋转、俯仰、左右摄像机聚散度调整4个自由度伺服控制,并可实时在线调整摄像机参数.针对自由度控制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摄像机同步控制、摄像机参数控制、基线长度选择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在Pioneer-2DXE移动机器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三角形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瞬态分析

      2004, 31(5).

      摘要 (1159) HTML (0) PDF 0.00 Byte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三角形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感应电动机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为了得到瞬态特性,建立了三角形(△)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感应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的瞬态数学模型,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实例对三角形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容感应电动机的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了三绕组单相电容感应电动机最小不对称运行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并由此初步计算电容的数值,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加以确定.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三角形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起动转矩较小,适合于对起动要求不高的风机泵类负载;对于起动要求较高或较大的恒转矩负载,可采用双值电容来实现.三角形接法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带负载的能力约为三相感应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对称运行时的0.7倍左右.

    • >土木工程
    • 土-箱形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模态试验分析

      2004, 31(5).

      摘要 (1238) HTML (0) PDF 0.00 Byte (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行了野外大比例(1:2)土-箱形基础-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的试验研究.在假定环境激励是有限带宽白噪声的前提下,用NEXT法测试并分析了该7层框架结构模型脉动响应信号及其动力特性.借助在Matlab环境下编制的程序计算各点响应的功率谱,得到了模型前5阶自振频率.通过现场实测值与底部固结假定下结构三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值的比较发现,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时的自振频率比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结柏第一阶自振频率最大降低8.5%.

    • 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现场及室内抗冲刷试验研究

      2004, 31(5).

      摘要 (857) HTML (0) PDF 0.00 Byte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及室内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与固土结构的不同组合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及固土结构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与固土结构在不同降雨强度及不同坡度条件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

    • 基于系统辨识的多层墙体z-传递函数计算方法

      2004, 31(5).

      摘要 (949) HTML (0) PDF 0.00 Byte (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系统辨识理论提出了从墙体热传导的理论频率响应计算多层墙体z-传递函数的频域回归方法.首先,在所要关心的频率范围内计算出墙体热传导的理论频率响应;然后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墙体内外表面吸热及传热的简单的多项式s-传递函数,该多项式传递函数与双曲型s-传递函数在频率特性上是等价的;最后由多项式s-传递函数计算出墙体的z-传递函数.实例比较验证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捷,精度高.

    • 结构地震反应Pushover位移形状向量的选取

      2004, 31(5).

      摘要 (850) HTML (0) PDF 0.00 Byte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一些局限,提出由结构前三阶振型的线性加权组合确定结构位移形状向量或将前三阶振型分别确定为前三个位移形状向量,并在把MDOF体系转换为等效SDOF体系和进行等效SDOF体系的动力时程分析时,将结构区分为屈服前和屈服后两种不同的状态、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方法以后,目标位移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对结构的损伤评估结果与试验观测结果吻合.

    • >计算机科学
    • Apriori算法在语音合成应用中的一种改进

      2004, 31(5).

      摘要 (956) HTML (0) PDF 0.00 Byte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语音合成技术中提高语音合成自然度这一难点,研究了数据挖掘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首先通过选取基频曲线中的最高音基频值(N1)和最低音基频值(N2)优化韵律参数,然后将其运用到关联规则对韵律参数进行规则提取的方法中,提出了优化韵律参数后的规则提取过程,并对原有的Apriori算法进行改进而获得更适合语音合成的HLApriori算法,通过该算法可以将原有Apriori算法得到的规则进一步细分,从而得到更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规则.

    • 基于Hough变换的焊接接头自动识别技术研究

      2004, 31(5).

      摘要 (943) HTML (0) PDF 0.00 Byte (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作者所研制的焊接机械手为对象,针对其在焊接大型模具时,焊缝数量多的特点,采用提供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视觉传感器CCD来获得焊接接头平面位置信息.在对CCD摄取的模架图像进行校正、灰度拉伸、灰度阈值变换后,采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出模架筋板上侧的边缘点,并针对传统的Hough变换方法不能检测出直线端点,容易重复检测直线以及提取直线精度不高的缺点加以改进,采用改进的Hough变换方法提取了筋板边缘线,求取这些边缘线交点即可获得焊接接头平面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Hough变换存在的上述问题,并能准确稳定地提取出模架筋板边缘线,达到识别焊接接头平面位置的目的.

    • >数理科学
    • 解半线性抛物问题的瀑布型多重网格法

      2004, 31(5).

      摘要 (845) HTML (0) PDF 0.00 Byte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半线性抛物问题首次构造了瀑布型多重网格算法,并证明了若干个对该算法的收敛性证明和工作量估计起到关键作用的基础性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带参数的半线性椭圆方程的新的先验估计.

    • 一类矩形切割的优化模型

      2004, 31(5).

      摘要 (953) HTML (0) PDF 0.00 Byte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工业中常遇到的先将原料板切割成加工拼板后,再将拼板切割成单元板的一类矩形板材切割问题,此类问题归结为二维排布的双层优化,针对单元板在拼板上和拼板在原料板上的4种不同排布情形,建立了统一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的特点,给出了该模型的一个化双层优化为单层优化的求解算法,实际应用中,该算法能在数秒钟内按工艺要求给出最优切割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料板利用率常可提高5%~10%.

    • 红外测温原理及误差分析

      2004, 31(5).

      摘要 (1010) HTML (0) PDF 0.00 Byte (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黑体辐射原理出发分析了红外测温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它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物体的辐射功率与波长、温度之间的关系,即红外测温必须根据实际测温范围,选择不同的工作波长.通过具体应用电路的实验数据,从环境、反射率、距离系数等几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测量精度的原因,得出了环境温度与被测目标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环境温度是红外测温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并为消除测量误差提出了改进方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年第卷第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PDF下载排行

HTML阅读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