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引入存在初始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了初始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拱桥面内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编制了能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程序,并用此程序计算得出了无初始应力和存在初始应力情况下拱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初始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面内极限荷载值的大小影响较小,但对拱的变形影响较大,初始应力的存在增加了拱结构的塑性性能.可为进一步研究初始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性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摘要: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法、二阶Projection格式和有限体积空间离散方法,求解运动刚性桥梁断面绕流场得到气动力,由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输入和输出通过系统识别得到颤振导数.应用该方法进行了长沙湘江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颤振导数的识别,得到的颤振导数与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球面巨型网壳结构。文中重点研究了肋环型和凯威特型球面巨型网格主体结构的具体构成形式、几何拓扑关系,总结了相应的形体控制参数;对子结构的形式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自动成形过程。使用Auto- CAD环境下的Visual C 二次开发工具编制了相应的自动成形程序;并对其主体结构支承方式与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了探讨.本文工作为对该结构体系开展全面系统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处理基础.
摘要:对4根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的钢筋混凝土足尺梁进行了正截面抗弯二次受力试验研究,通过与另4根同配置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原截面纵向配筋率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和截面刚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三面U型加固形式,量测试验梁裂缝分布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筋应变发展规律等.试验表明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以及抗裂性能.
摘要:构建了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U型砌体结构实体研究模型,实时测定并分析了U型砌体结构实体模型在竖向荷载差作用下纵横墙(即非承重与承重墙)的变形,以及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行为.结果表明,纵横墙变形大小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并且当荷载增加至一定值时,纵横墙相交部位将出现变形骤增,反映出竖向荷载差的累积作用效应,同时伴有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而言,竖向荷载差是除温度差等因素外导致项层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还首次建立了U型多层砌体结构足尺模型在竖向荷载差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力计算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在ADAMS软件环境中建立高速烟支切割装置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得到64组实验数据构成样本,在MATLAB软件环境中,用BP神经网络构建支撑装置的数学模型,为遗传算法提供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完成最小值优化,得到的结果为原仿真样本中最小值的1/5.
摘要:为实现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评定的可视化,运用最优化理论和几何学原理,对其最小区域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可视化技术,对其两端点连线算法、最小二乘算法和改进的最小区域算法进行了可视化设计;并采用UG/GRIP语言对这3种算法进行了编程;最后,用可视化数字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平面直线度误差评定的可视化.
摘要:给出了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结构和模型.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的演变过程是一种计算联想记忆的过程,它适用于正交(或近似正交)模式的记忆性质,给出了一种Hopfield神经网络的双向联想记忆模式的记忆矩阵构造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算法,利用此算法实现实时检测混烧控制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对混烧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和阀门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信息提示.
摘要:针对摄像机静止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可运用于实时监控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的方法.采用更新函数实现背景实时更新,通过差分算法检测运动目标.在跟踪模块中,提出建立帧间目标“关系矩阵”实现多个运动目标匹配,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器预测目标参数,在运动目标相互遮挡的情况下,根据预测参数跟踪目标,获得目标轨迹.通过多个图像序列测试,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摘要:提出一种新的无网格局部径向点插值法来分析功能梯度材料.这种无网格方法采用径向基函数耦合多项式基函数来近似试函数,采用Heaviside函数作为加权残值法中的权函数.构造成的形函数具有Kronecker Delta性质,不再需要额外的处理来施加本质边界条件.若不考虑体力,则所形成的整体刚度矩阵只包含局部边界积分,而不包含局部域积分和奇异积分.在计算过程中,取局部边界积分中的高斯点的材料参数来模拟问题域材料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真正的无网格方法,具有模拟简单,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摘要:采用合金化的方法,以Sn-20Bi合金为基础,研究了添加第三组元Ag,ln,Ga或Sb对Sn-Bi合金微观结构、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n-20Bi中加入0.7%的Ag,0.5%的Ga,0.1%的In可使脆硬相Bi细小分散,偏析减少,合金熔化温度降低,获得较好的组织和性能;Sb作为单独的第三组元加入,使Sn-Bi-Sb合金中Bi的偏析较多,硬度有所上升.
摘要:以硬脂酸和钛酸四丁酯为改性剂,对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通过润湿性、分散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处理温度、分散介质、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的比例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TG,TEM,FT-IR,XPS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形貌、分散状态以及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适当增加复合改性剂中硬脂酸的配比并选用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改性效果.
摘要:采用脉冲电位法在钛电极表面合成了聚苯胺-三氧化钨(PANI-WO_3)复合膜.扫描电镜照片表明,粒径100~150 nm的WO_3颗粒较好地分散在纳米纤维状PANI中, WO_3在膜中的嵌入对PANI的形貌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NI-WO_3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着比单纯纳米纤维PANI更小的电化学阻抗.与Pt/PANI电极相比较, Pt/PANI-WO_3电极对甲醛的电化学氧化呈现出了更好的催化活性;在相同的PANI膜厚和Pt载量的条件下,Pt/PANI-WO_3电极对甲醛氧化催化活性是Pt/PANI电极的2~3倍.
摘要:在不改变水蛭素原氨基酸序列前提前下,根椐植物基因密码子选择偏向,对水蛭素基因序列进行了改造.在设计和合成的水蛭素基因序列中添加了先导链、poly(A)尾、XbaⅠ和SacⅠ双酶切位点.将所合成序列与双元载体pBI121重组,构建成pBI121-hir植物高效表达载体.经抗性筛选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3种方法鉴定,该载体构建成功.
摘要:考查了10%,20%,30%,40%的Ce-ACF对NO的净化能力,将10?-ACF与HNO_3-ACF、30%Cu-ACF和20%La-ACF对NO的净化能力进行实验比较;并分别对10%,20%,30%,40%的Ce-ACF进行了热重分析(TG)实验,将10?-ACF,HNO_3-ACF.30%Cu-ACF,20%La-ACF的TG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选择性地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实验.结果表明,负载稀土元素的ACF能有效改善其催化性能,负载10%的Ce时能大幅提高ACF在较低温度时的净化NO的活性,其低温活性较20%La-ACF要好,当温度大于260℃时10?-ACF对NO的净化效率均在90%以上.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的呼叫接入控制算法.该算法在为每个会话提供合适的服务质量等级的同时,确保切换呼叫的掉线率低于预定义的目标值,同时提高系统统计复用增益(系统允许接入呼叫连接数).该算法根据切换呼叫掉线数目和掉线概率来预测下一时刻可能的切换掉线数,据此动态调整预留门限值.同时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在所有已接入连接和允许接入的新呼叫间自适应和公平地分配带宽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保证掉线概率在目标值范围内,同时可降低新呼叫阻塞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统计复用增益.
摘要:针对待排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提出了多数据源数据等概率分档统计插入排序算法.该算法将现代统计学的新结论、新方法应用于传统的排序算法.新的排序算法达到了时间复杂度的下界O(n),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实验表明,当数据量较大时(n>1000),此算法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摘要:从分类算法和特征基因选择两个方面研究基因表达数据的分类,将传统的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和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两者结合成为一种应用于基因表达数据分类的算法,并针对基因表达数据分类数据集“样本少,维数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相关性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简称为C-RFE),消除了数据冗余.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有效提高分类准确率和特征选取的效率.
摘要:针对高密度大流量的无线局域网,提出了一种快速可靠的平衡负载的AP切换机制,采用中心结构,即当某无线接入点(AP)的负载超过阈值时,由该AP强制触发切换.综合利用其邻接AP的负载信息和无线终端(MH)接收的邻接AP的信噪比(SNR),计算ISL函数,以选择需要切换的MH及其目标AP.实验表明:与IEEE 802.11协议相比,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提高了50%左右,部分MH的吞吐量提高了2倍多,而且媒体接入的延迟也大大减小.
摘要:利用梁基华教授等提出的步函数的新定义,讨论了一般情况下代数L-domain的函数空间.证明了如果L_1和L_2都是代数的L-domain,则函数空间[L_1→L_2]也是代数的L-domain.
摘要:讨论了Toeplitz方程组的快速求解方法.首先研究了Toeplitz矩阵在多进制小波变换下的代数结构.利用数值实验得到,对多项式偶函数生成的Toeplitz系统实施双正交9~7小波后矩阵在一定的精度下具有有限的带宽特性.结合低秩校正方法,得到一类Toeplitz系统的快速求解方法,运算量级为O(N),其中N为系统的阶.该方法与通常使用的直接快速算法以及预条件共轭梯度法(PCG)分别需要的复杂度O(N~2)以及O(Nlog_2N)相比,运算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摘要:20世纪90年代,纳米产品闯入世人生活,不断有信息向人们展示纳米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奇妙变化.例如,当咖啡不慎洒在裤子上时,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弄脏你的裤子,因为这裤子是纳米纤维的料子做的;当你不幸遭遇粉碎性骨折时,用上纳米技术生产的骨头就不用担心走不了路或写不成字,你可以重新拥有自己的腿或胳膊.这就是神奇的纳米技术.从广义上说,纳米技术就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与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纳米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导致了认知的革命:新物质世界及其特性,相应的新发现与新理论.
地址: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822870 传真:0731-88821734 E-mail:hdxuebao@ijournals.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