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满足信息处理的低电压、低功耗及实时处理等应用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开关电流技术的Morlet小波变换的模拟实现方法.高斯函数发生器的开关电流电路实现是Morlet小波变换模拟实现的关键,经过Pade逼近可以得到高斯函数的有理分式逼近,从而可用开关电流一阶节、二阶节的级联实现高斯函数发生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采用已有的水线气动力数据,假设拉索和水线之间相互作用力为库仑阻尼力和线性阻尼力,推导了三维连续弹性拉索和三维连续水线的运动偏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三维连续拉索和三维连续水线的风雨激振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三维连续拉索大部分截面处于易于起振的风速区域时,水线在这些拉索截面形成并处于竖向平均气动力系数的突降区,三维连续弹性拉索发生大幅振动.拉索的振动含有多阶拉索固有频率成分,且水线除了在拉索固有频率处有能量峰值外,在5 Hz以下的其他频段均有少量的能量分布.另外,拉索和水线的库仑阻尼力增大,拉索振幅增大;当拉索模态阻尼比达到0.5%时,可有效地抑制拉索的风雨激振振动.
摘要:对北京气象塔47 m高度处超声风速仪测得的强风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地强风的湍流度和阵风因子较大,顺风向湍流度实测值大都在0.3以上,3个方向的湍流度有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实测湍流积分尺度之比与Solari和Piccardo总结的经验公式有一定差别,顺风向湍流积分尺度与日本结构工程规范给定的结果相符.实测得到湍流功率谱密度与冯·卡门经验谱基本吻合,说明冯·卡门谱能够较好地描述北京城市地区近地强风的脉动风速谱特性.
摘要:通过配制56组70.7 mm×70.7 mm×70.7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了水胶比和石英砂、硅灰、矿渣粉、钢纤维品种与掺量及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了6组强度和流动性都比较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初步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摘要:由三轴试验数据确定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c,φ,存在着诸多方法与争议.本文详细阐述了其试验原理及抗剪强度指标的特殊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单纯形算法的寻优解法:首先根据摩尔-库仑包络线原理建立起目标函数,再计算出目标函数在可能取值域中的最小值处的自变量,以此作为初始估计值,并结合内点罚函数法引入边界约束条件,建立增广目标函数,将可行解限定在合理取值范围内.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稳定,精度较高,可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将其应用于抗剪强度参数求取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摘要:采用烧杯实验研究了用高岭土作前助凝剂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絮凝及30 min的沉淀后,藻细胞去除率都达到92%以上,水体剩余浊度低于1.0 NTU.进一步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用PAC联用高岭土助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主要因素,且以pH值为7.5~9时效果较好.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后助凝剂,当投加量达到0.5 mg/L时,可以进一步增加絮凝体体积和密实度,沉淀5 min即可使水体剩余浊度降到1.5 NTU以下,因此,联用投加高岭土、PAM 和PAC是适宜的强化絮凝除藻技术.
摘要:采用临界接触状态技术、热电偶技术和三向压电晶体测力仪分别在线测量了不同磨削工况下砂轮-工件的接触长度、磨削温度和磨削力.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接触长度远大于几何接触长度,且两者之比与磨削工况密切相关.讨论了磨削参数、砂轮、工件材料、磨削方式、磨削温度和磨削力等因素对接触长度的影响,分析了各自对接触长度的影响机理.随着磨削温度升高、磨削力增大,导致工件和砂轮的变形增大,进一步导致接触长度增大.
摘要:汽车碰撞仿真中车身零件的冲压效应、材料应变率和单元网格划分等对模拟精度有一定影响.开展了车身B柱零件的冲击试验,对试验过程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分别考虑了冲压效应、应变率效应和单元网格划分对冲击力的影响,把各种条件下仿真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中考虑冲压效应、应变率效应,并采用合适的单元网格划分,能提高冲击仿真的精度.
摘要:针对电力远程监测系统降低组建与运行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和系统实时性的需求,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CAN增强模式、集公用配电变压器运行参数观测和低压居民用户电量检测为一体的分布式电力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给出了系统构成与测量原理,介绍了由公用电话线、CAN总线、RS-485总线构成的多级信道的信息流程及系统的通信协议,论述了增强模式下集中器中CAN控制器的寄存器分配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从集中器识别方法和系统的点名、广播通信的信息帧识别方法.实际运行表明,主集中器可以与各从集中器进行点对点通信,也可对所有从集中器进行全局广播通信,主站可以实时监测公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低压居民用户的用电量,系统组建方便,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
摘要:作者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带有参考参数的聚类算法(GRPC),该算法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待聚类,最大程度地避免用户设置聚类参数的盲目性.本文对GRPC算法在高维性和可伸缩性两方面进行了扩展,将高维数据空间的聚类工作分解到二维数据空间来进行,并采用随机抽样技术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在三维及其以上的数据空间有效地聚类较大规模数据集.
摘要:为保持所求得的多目标优化问题Pareto最优解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精英保留和根据目标函数值进行排序的多目标优化差分进化算法.对排序策略中目标函数的选择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一种确定进化过程中求得的精英解是否进入Pareto最优解集的阈值确定方法.用多个经典测试函数进行了实验分析,并与NSGA-Ⅱ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到问题的Pareto前沿效果良好,能有效保持所求得的Pareto最优解的多样性.
摘要:为满足信息处理的低电压、低功耗及实时处理等应用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开关电流技术的Morlet小波变换的模拟实现方法.高斯函数发生器的开关电流电路实现是Morlet小波变换模拟实现的关键,经过Pade逼近可以得到高斯函数的有理分式逼近,从而可用开关电流一阶节、二阶节的级联实现高斯函数发生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采用基于Miedema理论的半经验模型计算了Gd-Fe-Al三元合金系统中非晶相、固溶体相以及化合物相的吉布斯自由能,预测该合金系统的非晶形成范围和非晶形成能力.计算结果显示:实验得到的Gd基大块非晶在预测的非晶形成范围内;Gd基合金Gd65Fe20Al15,Gd65Fe15Al20和Gd70Fe15Al15的非晶形成能力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但是,由于共晶点位置的影响,Al基合金的非晶形成范围和非晶形成能力均与预测结果有一定差距.非晶相与固溶体相之间吉布斯自由能差是影响非晶形成的重要因素.
摘要:针对锂离子电池(LIB)采用石墨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是否还有必要添加乙炔黑(AB)作为导电剂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研究.粉末电阻率测定结果表明:人造石墨(AG)和天然石墨(NG)的电阻率均低于乙炔黑. XRD分析表明: AG和NG是由石墨微晶组成的多晶体, 结晶度好, 因此电阻率低, 而AB属无定形碳, 因此电阻率高于AG和NG. 恒电流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 当95%的AG或NG与5% 聚四氟乙烯PTFE组成负电极时, 第三循环放电比容量很大, D3-AG=342.2 mAh/g, D3-NG=363.2 mAh/g, 充、放电效率高η3-AG=94.63%, η3-NG=94.56%, 放电曲线有一低电位平台; 当以95% AB和5% PTFE组成负电极时, 第三循环放电比容量较AG和NG小, D3-AB=303.6 mAh/g, 充、放电效率η3-AB=81.24%, 充放电曲线呈V字形, 无充放电电位平台. 由此可见, AB的综合电化学性能远逊于AG和NG. 上述实验结果证实了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活性材料时, 不应再添加AB作为导电剂.
胡艾希 , 董敏宇 , 林焕冰 , 徐江平 , 马颖绮 , 曹高 , 夏林 , 叶姣
摘要:5-苄基-4-叔丁基-2-氨基噻唑与芳香醛缩合制备了11 种5-苄基-4-叔丁基-2-苄亚氨基噻唑.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用单晶 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Ⅰc的晶体结构.化合物Ⅰc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1/n,晶胞参数为:a= 1.437 53(11) nm,b= 0.986 65(8) nm,c=1.465 65(12) nm,β=114.256 0(10)°;Z=4,V=1.895 3(3) nm3, Dc=1.349 g/cm3, F(000)=808, R1=0.050 7, wR2=0.116 3,S=1.03.体外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Ⅰb, Ⅰk 在10 μmol/L 浓度下对COX-2的抑制率超过50%.
沈成银 , 李建权 , 王鸿梅 , 韩海燕 , 徐国华 , 郑培超 , 王玉杰 , 李虎 , 储焰南
摘要:在自行研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PTR-MS)装置上以丁酮、乙醚等几种常见易制毒化学品为例给出检测结果.发现各自对应唯一的质子化离子峰,谱峰识别简单;分析其他易制毒化学品质子亲和势,说明PTR-MS可以对大部分易制毒化学品检测;对浓度为54±3 nmol/L的甲苯标准气体检测结果为51±0.5 nmol/L,绝对量检测准确;通过分析经铂丝催化后的本底信号得到PTR-MS对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限,其中对甲苯检测下限可达5.0×10-2(±50%) nmol/L.结果表明,PTR-MS可选择合适的漂移管约化场E/N,实现对痕量易制毒化学品快速筛选和准确识别.
刘云国 , 周娜 , 樊霆 , 何义超 , 吕志江 , 郭帅 , 刘来 , 夏文斌
摘要:从湖南临乡桃林矿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抗铜、锌菌株,经26S rRNA D1/D2鉴定为Aspergillus aculeatus.该菌株单抗铜400 mg/L、锌800 mg/L.优化条件下:30 ℃,pH值5.0,起始离子浓度50 mg/L,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时间120 h,菌体对铜、锌离子的吸附率为54%和60%.铜、锌离子浓度50 mg/L时,菌体内谷胱甘肽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98和0.88 mg/g;而正常菌体内只有0.04 mg/g.可初步认为谷胱甘肽的增加缓解了铜、锌离子对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氧化损伤.
摘要:以多环芳烃为碳源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选取未受污染的土壤、农业植物废物、树叶和锯屑加入菲配成模拟含菲堆制原料,分别采用添加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和不添加活性污泥2种方法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堆制,通过测定菲的残留率、堆体pH值、挥发性固体含量及种子发芽率研究了2个过程中菲的降解及堆肥过程的进展.结果表明:添加驯化的活性污泥大大加快了堆肥过程和菲的降解过程,并进一步降低了堆料中的菲含量:添加经驯化的活性污泥的堆体堆制20 d后菲的残留率可降至4.3%,堆制31 d后菲的残留率可降至1.5%;而未添加经驯化的活性污泥的堆体堆制31 d后菲的残留率才降至4.5%.本实验条件下,堆制31 d后,基本消除了堆料及菲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不需额外调节pH、有机物含量,堆肥过程可正常进行.
摘要:讨论了一类由谱数据构造子周期Jacobi矩阵的特征值反问题,以及子周期Jacobi矩阵的相关性质.得到了问题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给出了可行稳定的数值算法.
地址: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822870 传真:0731-88821734 E-mail:hdxuebao@ijournals.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今日访问量:1370 总访问量:1351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