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考察外伸端板连接中不同端板厚度、螺栓直径、螺栓布置对节点受力性能以及端板强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建立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建立模型和计算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弹塑性、大变形和接触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端板厚度的变化对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极限转动能力以及抗弯承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随着端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节点的极限转动能力却随着端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设计中建议采用大螺栓、中等厚度的端板,同时螺栓应尽量布置在靠近梁翼缘一侧;传统的T形件方法计算端板强度,其计算结果偏低.
摘要:研究了在采用不同的界面剂处理下,水泥基砂浆加固混凝土构件的界面粘结抗剪强度,并进行了加固砂浆和基层混凝土的界面处的微观结构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剂能提高界面粘结抗剪强度.超细水泥是一种很好的界面剂原材料.通过加入膨胀剂、硅灰和高效减水剂改性后的超细水泥界面剂,有很高的粘结抗剪强度.可再分散聚合物胶粉对界面粘结抗剪强度的改善效果很明显.
摘要:通过选取古德曼模型,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不同层间接触情况下沥青加铺层受力及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了考虑水平力时层间接触对加铺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接触不良会导致加铺层弯沉、拉应力变大;不同界面的层间接触变化对加铺层表弯沉影响程度相差不大,但对拉应力影响程度不同;水平力大小对加铺层底拉应力影响不大.但对加铺层表拉应力影响较大;不同层间接触对加铺层剪应力影响与水平力大小有关.在进行加铺设计、施工时候必须考虑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摘要:EMC(Energetically Modified Cement)技术是一项基于粉磨工艺的新技术.其对RPC性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试验研究了EMC技术的使用对RPC流动度和各类型高效减水剂的最佳掺量的影响,同时通过试验探讨了EMC技术对RPC各龄期和不同水胶比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MC技术的使用使RPC的流动度降低,且使高效减水剂的最佳掺量也稍有降低,使用萘系减水剂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使用EMC技术后,RPC的1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03.4%和27.2%,28d则分别提高了25.1%和36.6%;同时EMC技术降低了强度对各种因素如水胶比大小等的敏感性.
摘要:为了提高凸轮轴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开发凸轮轴磨削加工过程动态优化仿真模块.根据凸轮轴恒线速加工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速度优化算法,对加工过程运动曲线进行优化仿真,得到了波动较小的速度曲线并减小了联动轴加速度的跳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工艺系统各组件的运动轨迹完成凸轮轴加工过程的实时三维动态仿真,全面、逼真地反映现实的加工状态和加工环境,使操作者可以直观地观测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碰撞和干涉现象,对各种型号凸轮轴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为重用监测组态领域内已有知识,实现快速有效地开发监测组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监测组态知识表示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监测组态知识的分类分析,构建基于本体的监测组态知识三层框架结构.在最低层定义一个公共的组态元模型,通过重用或继承元模型的类或关系,建立监测系统的组态知识模型,实现监测组态系统模型知识的重用.以压缩机监测系统组态为例,通过执行JESS规则引擎获得该监测系统的一个组态解决方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在提取啤酒瓶的缺陷特征后,如何选择合适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提高分类准确率和分类速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决策有向无环图、二叉树、误差纠错码、一次性求解等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算法在核函数为线性、多项式、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情况下,对多个基准样本进行了分类性能、分类速度、分类准确性的详细比较以及完整的理论分析,最终得出一对一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径向基核函数时性能优于其他算法.在啤酒瓶智能检测机器人上的实验,表明这种算法能够满足检测需要.
摘要:通过研究典型电力机车的负荷构成特性,认为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主要由牵引回路特性所决定.通过对系统运行于稳态和暂态两种状态下串励牵引电机特性的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推导,得到脉流牵引电机的运行特性规律.利用总体测辨法,得到了能够描述牵引电机运行特性的负荷模型及参数.数字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和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研究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及电气化铁路负荷的综合负荷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摘要:基于SOI薄膜,提出一种引入P^+N注入结的光敏BJMOSFET(Bipolar Junction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结构.在此光敏器件中,栅电压使薄膜耗尽但不反型,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可以忽略.根据基本的半导体方程,建立该器件的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光敏BJMOSFET中,光生电子和空穴都参与导电,和传统的MOS管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此外,它能消除CMOS工艺下PN结大的暗电流,完全与CMOS工艺兼容.
摘要:为了提高热轧盘奈的表面质量,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冷却温度、不同冷却速度对热轧盘条表面氧化皮性质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检测氧化皮的物象组成,用扫描电镜观察氧化皮的表面形貌、厚度、致密度,用加速失重腐蚀实验检测氧化皮的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高导致氧化皮厚并产生裂纹,温度过低氧化皮薄,起不到保护作用;快速冷却能形成致密氧化皮,且氧化皮中Fe2O3含量减少,Fe3O4和FeO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氧化皮的性能,慢速冷却则氧化层厚.
杨雷 , 唐元洪 , 赵世华 , 陈江华 , 胡爱平 , 王倩 , 汪国忠
摘要: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znC2O4·2H2O纳米棒的中间体,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获得ZnO的玉米棒、颗粒片、链结构等不同形貌,从而实现对ZnO的形貌进行控制.室温下.ZnO在250nm的紫外光激发下,在400nm处出现一个近带发射峰.这种发光峰属于ZnO中的缺陷发光.对ZnO的形成机理做出了热重和红外分析,并对ZnO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溶剂热方法获得的ZnC2O4·2H2O纳米棒在高温下分解成ZnO.在退火过程中,中间体会先形成空洞,然后形成带颗粒的纳米棒;但是这种纳米棒开始会粘接在一起形成片状,然后纳米片会卷曲成玉米棒结构,最终玉米棒散掉,形成纳米链.
摘要:利用反应器内气相空间爆炸试验及“环己烷-氧-氮”爆炸三元图分析,在160℃,1MPa工况条件下“环己烷-氧-氮”三元混合气体的LOC值为9.4%,在体积分数为30%富氧氧化工艺条件下,物料分布状况不会超过爆炸极限,其安全性与空气氧化(氧气体积分数为21%)相当.
摘要:MAGIC和SMART模型在计算临界负荷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二者机理较为类似,考虑的主要反应过程可以相互补充.为了准确地计算硫沉降临界负荷,将MAGIC模型与SMART模型相结合,模拟了一定酸沉降量下生态系统化学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计算出韶山硫沉降临界负荷为1.76keq(hm^2·a)^-1.通过与MAGIC模型计算的硫沉降临界负荷2.28keq(hm^2·a)^-1比较,用MAGIC和SMAR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临界负荷更接近实测值.
摘要:对双数组Trie树(Double—ArrayTrie)分词算法进行了优化:在采用Trie树构造双数组Trie树的过程中,优先处理分支节点多的结点,以减少冲突;构造一个空状态序列;将冲突的结点放入Hash表中,不需要重新分配结点.然后,利用这些方法构造了一个中文分词系统,并与其他几种分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数组Trie树插入速度和空间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且分词查询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摘要:针对基于中间件的软件体系结构(SA)动态演化存在的缺陷,对连接件进行了扩展,使连接件能够对其所连接的实体进行监视和操作;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演化的SA风格,使得演化信息可以通过SA自身进行传播.如果连接件之间没有连接通路,则增加一个或多个连接件对SA进行改造.设计了从运行系统中获得SA的算法,使SA成为运行系统的一个可控组成部分.提出了直接对连接件进行操作的SA动态演化框架,消除了SA动态演化的不一致性,提高了演化效率,并具有很好的可跟踪性.
摘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几何立体匹配的遮挡检测算法来提高增强现实系统中虚实遮挡检测的实时性、精度和鲁棒性.通过立体图像对中虚实点的投影位置关系判断虚实点之间的遮挡关系,不需要进行深度计算,能够有效提高遮挡检测的速度;通过选择网格边界上特征明显的边点进行检测运算能够提高遮挡检测精度;根据显示状态的连续性,提出一种状态拟合模型来改善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证明此遮挡算法可以实现虚实物体间快速、可靠的多层次遮挡检测.
摘要:创新网络中主体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必然伴随着知识转移,合作主体的选择是知识转移活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主体合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知识转移主体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优化决策理论,建立了主体合作的定量决策模型.即使在知识转移主体特征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模型还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决策的影响,给出合理的最佳的主题选择方案.另外,模型能对优选方案进行排队,能为决策者提供丰富的决策支持信息.
地址: 邮政编码:410082
联系电话:0731-88822870 传真:0731-88821734 E-mail:hdxuebao@ijournals.cn
版权所有: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