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10年第37卷第5期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山区公路建造环境级别的模糊粗糙评价方法

      2010, 37(5):1-7.

      摘要 (942) HTML (0) PDF 0.00 Byte (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影响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的地质和地理条件,提出了环境级别问题,选出了岩溶发育率﹑钻孔岩(土)体芯采取率﹑软化特性﹑地形和坡度等5个关键因素作为建造环境分类的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分段构造方法和等效性原理,确定了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形式.引入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依赖度和重要度原理,提出并建立了分类指标对于环境级别模糊权重的客观性确定方法.将分类指标﹑隶属函数及模糊权重计算三者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级别的模糊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某工程场地,所得结论成为该工程建设决策的重要依据,展示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山区公路建造环境级别的模糊粗糙评价方法

      2010, 37(5):1-7.

      摘要 (1029) HTML (0) PDF 0.00 Byte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影响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的地质和地理条件,提出了环境级别问题,选出了岩溶发育率﹑钻孔岩(土)体芯采取率﹑软化特性﹑地形和坡度等5个关键因素作为建造环境分类的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分段构造方法和等效性原理,确定了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形式.引入粗糙集理论中的知识依赖度和重要度原理,提出并建立了分类指标对于环境级别模糊权重的客观性确定方法.将分类指标﹑隶属函数及模糊权重计算三者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工程建造环境级别的模糊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某工程场地,所得结论成为该工程建设决策的重要依据,展示了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新广州站三向张弦梁结构优化设计

      2010, 37(5):12-17.

      摘要 (1177) HTML (0) PDF 0.00 Byte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运用APDL语言对新广州站工程三向张弦梁结构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利用一阶优化方法,对初始结构进行全构件截面和形状参数的综合优化.并在矢高和垂度确定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分级优化和综合优化分析了构件截面的合理取值.分析结果表明:矢高和垂度是三向张弦梁结构设计中极为重要的设计参数,新广州站三向张弦梁结构的最佳矢高为9.189 m,其垂跨比应不小于0.034,下弦垂度和上弦矢高的经济比值为0.22~0.23.上弦拱构件在结构中占的比重较大,可以通过减小拱截面的壁厚来降低结构的用钢量.并通过综合优化得到新广州站三向张弦梁的最佳梁弦刚度比为1.23×10-4

    •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2010, 37(5):18-23.

      摘要 (1030) HTML (0) PDF 0.00 Byte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为例,分析了斜拉桥的动力特性以及在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并进行了减、隔震研究.结果表明:1)该桥基本周期很长,约为8.881 s,其第一振型为纵飘振型.2)几何非线性对其地震反应影响明显.3)同时考虑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作用时,非一致激励对主梁和塔抗震设计不利.4)将普通支座更换为铅芯橡胶支座、粘弹性阻尼器,或两种减震装置同时使用时,减震效果明显.从减震效果比较,可以优先采用高阻尼铅芯橡胶支座+粘弹性阻尼器的做法.

    • 某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模态分析

      2010, 37(5):24-30.

      摘要 (1226) HTML (0) PDF 0.00 Byte (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为原型,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其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在理论(正问题)和实验(反问题)两个互补的模态分析过程中,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理论模态分析,为实验模态分析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和最小二乘复频域法(LSCF)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得到各阶模态振型并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修正.经过两种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模态分析结果并对白车身原型提出改进意见.生产厂商依据改进意见进行工艺改进,通过用户实际使用证实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 基于能量分析的装配作业疲劳改善研究

      2010, 37(5):31-34.

      摘要 (964) HTML (0) PDF 0.00 Byte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围绕降低装配作业人员疲劳的人因改善问题,研究了人体疲劳分析改善方法.该方法以仿真技术为支撑,通过人体新陈代谢能量消耗值来量化评估装配作业中人体的疲劳程度.通过作业动作的分解及动作参数的获取、基于新陈代谢能量消耗的人体疲劳评估计算、人体疲劳改善、改善方案的仿真验证与实施四个步骤可有效地完成作业的人体疲劳分析与改善.该方法在某汽车制造企业车轮分装工序装配作业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 基于SOA的整车企业技术数据集成研究

      2010, 37(5):35-39.

      摘要 (1014) HTML (0) PDF 0.00 Byte (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整车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信息孤岛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整车企业跨系统技术数据查询和实时报表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框架,通过技术方案、用例、类图等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构架和实施策略.案例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 基于多RBF神经网络的汽车衡误差补偿

      2010, 37(5):40-44.

      摘要 (1472) HTML (0) PDF 0.00 Byte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汽车衡称重误差补偿过程繁琐、称重结果准确度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汽车衡误差补偿方法.根据汽车衡不同检定秤量段的最大允许误差确定多个子RBFNN,每个子RBFNN负责一段秤量范围的误差补偿,建立相应秤量段的称重误差补偿模型,并给出补偿模型的训练算法.将各子RBFNN并联组合,利用自适应选择网络,自动选择合适的子RBFNN,完成不同称重段的最优补偿,从而获得全量程的最佳补偿效果.仿真实验表明,这种多RBFNN补偿方法与由单个RBFNN实现全量程补偿的方法相比,子RBFNN规模小,补偿效果更好.

    • 基于小波包和Elman神经网络的异步电机转子断条 故障诊断方法

      2010, 37(5):45-48.

      摘要 (1006) HTML (0) PDF 0.00 Byte (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WPA)和Elman神经网络的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方法.针对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时定子电流出现的边频分量进行小波包分析,提取动态条件下各频带能量作为故障特征向量,削弱了负载变化及噪声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识别,并对Elman网络进行改进,在关联层增加了自反馈增益因子,提高了网络性能.以频带能量作为Elman神经网络识别故障的特征向量,建立从特征向量到电机转子断条故障之间的映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分析提取的故障特征明显,由WPA和Elman神经网络构成的诊断系统,能有效地识别出转子断条故障,故障诊断准确率高.

    • 带转子电阻估计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2010, 37(5):49-53.

      摘要 (1235) HTML (0) PDF 0.00 Byte (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转子电阻未知的感应电机提出了一种可以估计转子电阻的转速估计方法.该方法假设定子电阻已知,用改进的电压模型估计转子磁链.然后根据感应电机的静止坐标系模型推出转速和转子电阻的表达式,在已知转子磁链的情况下,将这两个表达式看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转速和转子电阻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这两个量的表达式的成立条件.提出了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案.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估计感应电机的转速和转子电阻.

    • 高精度Sigma-delta调制器系统设计和仿真

      2010, 37(5):54-59.

      摘要 (1486) HTML (0) PDF 0.00 Byte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 sigma-delta(ΣΔ)调制器系统设计与仿真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设计目标确定调制器的阶数、过采样率和内嵌量化器位数,优化调制器噪声传输函数NTF的零极点,调整调制器的结构系数,得到性能优化的调制器系统结构;然后通过分析调制器非理想因素,对非理想情况下的调制器基于SIMULINK进行行为级建模与仿真;最后得到调制器子模块电路参数.调制器电路级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得到模块参数能够有效、可靠的指导调制器的电路设计.

    • 不同功能化量子点与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研究

      2010, 37(5):60-63.

      摘要 (1206) HTML (0) PDF 0.00 Byte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COS-7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功能化基团修饰的量子点(QDs)与细胞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氨基聚乙二醇衍生磷脂修饰的量子点(NH2-PEG-QDs)在COS-7细胞上有强烈的非特异性吸附,其次是羧基聚乙二醇衍生磷脂修饰的量子点(COOH-PEG-QDs),而甲基聚乙二醇衍生磷脂修饰的量子点(CH3-PEG-QD)在细胞上的非特异性吸附非常小,并且量子点与细胞的作用是一个依赖于量子点的浓度、表面电荷、培育时间与温度,并受培养基中血清影响的耗能过程.

    • 聚苯胺蒙脱土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0, 37(5):64-68.

      摘要 (1034) HTML (0) PDF 0.00 Byte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插层聚苯胺钠基蒙脱土复合材料.探讨了复合材料前躯体插层苯胺-钠基蒙脱土的制备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经苯胺插层后钠基蒙脱土的层间距明显增大,插层苯胺经电化学聚合后,其层间距仍比纯钠基蒙脱土层间距大,但小于苯胺插层的钠基蒙脱土.SEM照片表明,经电化学聚合后,钠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致密程度高于未经电化学聚合的钠基蒙脱土的致密度.由插层聚苯胺-钠基蒙脱土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和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 Si对快速凝固/粉末冶金(RS/PM)AZ9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10, 37(5):69-73.

      摘要 (1079) HTML (0) PDF 0.00 Byte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RS/PM)法制备了Si增强的AZ91镁合金.研究了不同Si含量对AZ9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原位生成的Mg2Si颗粒逐渐长大.Si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室温下,当Si含量≤3%时,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Si含量增加至5%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大幅度降低.其中RS/PM (AZ91+3%Si)合金表现出最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σb高达472.36 MPa,σ0.2和δ分别达到329.76 MPa和4.70%.合金的高温抗拉强度(473 K)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 热处理对挤压铸造2024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10, 37(5):74-77.

      摘要 (1124) HTML (0) PDF 0.00 Byte (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了2024铝合金管件,研究了固溶处理对析出相溶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初期,组织中θ和S相的数量逐渐减少,但在晶界的共晶相中还有一定的Cu含量;随固溶时间增加,合金基体中Cu和Mg的含量逐渐增多,晶界处的共晶相大部分固溶进入基体,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主要来源于富Cu,Mg相的溶解.合金经过495 ℃固溶处理16 h+190 ℃时效12 h后,抗拉强度达到435 MPa,延伸率6.9%.

    • 长沙市秋季TSP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和污染评价

      2010, 37(5):78-82.

      摘要 (1173) HTML (0) PDF 0.00 Byte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长沙市师大附中、雨花区和火车站3个采样点秋季的大气颗粒物(TSP)浓度以及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 Zn , Pb 和Cd的浓度和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区域TSP浓度分布差别较大,其中雨花区最高,师大附中最低;TSP中重金属污染广泛存在,元素Zn,Pb浓度比Cu和Cd浓度要高,其中Zn的平均浓度为2.528 μg?m-3,Pb为2.347 μg?m-3,Cu为0.187 μg?m-3,Cd为0.002 μg?m-3.Tessier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Cu在前四态中含量非常高,特别是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 Zn,Pb和Cd在前4态中分布也较多,表明4种金属元素迁移性高.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TSP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强,Cu和Cd的生物有效性要高于Zn和Pb.

    • 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 方法研究

      2010, 37(5):83-87.

      摘要 (1124) HTML (0) PDF 0.00 Byte (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中控制变量的观测值并不具有相互独立性,引入贝叶斯分析方法研究过程质量控制问题.通过模型结构的贝叶斯分析,利用残差序列建立了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模型,解决了观察数据相关条件下的过程质量监控问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贝叶斯ARMA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在受控状态下使用常规控制图造成的漏发或虚发报警现象,解决了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情况下的质量控制问题.

    • 成本和需求同时扰动的多零售商供应链协调

      2010, 37(5):88-92.

      摘要 (937) HTML (0) PDF 0.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当突发事件导致零售商面临的需求函数和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同时发生变化时,研究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分析供应链成员的管理决策,为此给出了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并改进了收益共享合约,使其能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即建立了新的具有抗突发事件的收益共享合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2010年第37卷第5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PDF下载排行

HTML阅读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