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11年第38卷第10期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复杂体型大跨屋盖表面风压分布的试验研究

      2011, 38(10):1-6.

      摘要 (1195) HTML (0) PDF 0.00 Byte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吉林火车站的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得到了屋盖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等值线分布图,对其风压分布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屋盖结构表面主要呈现负风压(风吸力),主站楼在迎风区屋檐、悬挑区域及屋面凸起的天窗位置气流分离较大,出现较大的负风压系数;由于站台雨篷四周开敞,气流流经站台雨篷时较为顺畅,气流分离较小,因而站台雨篷风压系数较小.

    •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顶部加箍碎石桩承载力计算

      2011, 38(10):7-12.

      摘要 (1228) HTML (0) PDF 0.00 Byte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碎石桩顶部设置土工合成材料或预制混凝土套筒,可有效改善其承载特性.为研究加箍段对碎石桩承载力的影响,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将考虑土体自重效应影响的圆孔扩张理论引入到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中,分析了塑性区半径随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扩张重叠作用产生的影响,建立了群桩计算模型,推导出群桩作用下加箍碎石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工程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载荷实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本文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桥址峡谷地貌风场特性的CFD模拟

      2011, 38(10):13-17.

      摘要 (1177) HTML (0) PDF 0.00 Byte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峡谷地貌上的大跨度桥梁而言,其桥址周围风场特性的确定可能非常困难.本文首先从Google Earth得到桥址附近大范围区域的地形图,然后借助Autocad获得区域内离散点的高程数据,再通过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拟合出桥址周围地形曲面.通过形成以该曲面为底面的计算域并实施网格划分,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不同来流条件下计算域内的流动特征,获得了桥址附近不同位置处的风场数据,再现了峡谷地貌上的气流运动,为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风场参数.

    •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

      2011, 38(10):18-25.

      摘要 (1265) HTML (0) PDF 0.00 Byte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世界各国规范对高层结构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都取多参数表达的计算式,各参数取值的差异最终反映到荷载标准值的大小.以参数分析为基础,对亚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美日三国荷载规范关于普通高层结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计算思路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基本风速、风剖面、紊流度、脉动效应系数等各参数的取值以及各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分析了脉动效应系数的取值和影响因素.以三个不同高度的典型结构为例,分别采用三国规范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及特征响应,并对不同国家规范荷载标准值和响应的差异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对于结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日本规范最大而中美规范基本相当.

    •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含LSPM路面结构中的应用及评价

      2011, 38(10):26-33.

      摘要 (981) HTML (0) PDF 0.00 Byte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了检测,进而设计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与AC-25的配合比.其次,利用压力机和MTS-810测定了其不同RAP掺配比例下15 ℃和20 ℃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析了变化规律并推荐取值范围.最后,针对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与含LSPM厂拌热再生永久性路面,进行了结构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结构层应用于含LSPM路面结构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设计时有必要实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并验算该结构层底弯拉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含LSPM的永久性路面能满足设计控制指标.

    • 某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动力学仿真

      2011, 38(10):34-38.

      摘要 (996) HTML (0) PDF 0.00 Byte (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为例,基于LS-DYNA软件,提出了柔性带、阻尼器等关键部件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了不同入网位置的动力学仿真计算,并用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提出的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 两片变截面变刚度钢板弹簧遗传优化设计

      2011, 38(10):39-43.

      摘要 (987) HTML (0) PDF 0.00 Byte (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汽车钢板弹簧轻量化问题,以某款微型车钢板弹簧为研究对象,通过方程推演拟合出两片变截面板簧的接触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片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优化数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运用Matlab开发了优化设计的仿真程序,通过运用Matlab开发的应力验算仿真程序和ANSYS有限元分析对优化模型进行验证,最后进行样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性能的要求下,节省板簧材料31.6%.

    •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2011, 38(10):44-49.

      摘要 (983) HTML (0) PDF 0.00 Byte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非线性动态模型,经过等效近似,建立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线性离散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互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根据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噪声特征建立了随机噪声模型,然后用不同的随机过程来模拟发生各种随机噪声.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的,模拟产生的随机噪声能够反映光纤电流互感器中噪声的统计特性.

    • π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2011, 38(10):50-55.

      摘要 (809) HTML (0) PDF 0.00 Byte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分析 π 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首先采用基于频域分解的方法建立对象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GSSA)模型,再考虑系统中的频率不确定性,通过线性分式变换分离对象的摄动和标称部分,将不确定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含摄动反馈的线性动力学系统.最后,采用基于结构奇异值的 μ 方法分析了频率摄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系统保持稳定所容许的最大摄动,并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 μ 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变压器状态评价量化方法研究

      2011, 38(10):56-60.

      摘要 (1036) HTML (0) PDF 0.00 Byte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型电力变压器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运行参数众多等因素,传统“是非制”的评价方法一直不能得到准确、可信的评价结果.为了克服“是非制”评价方法的缺点,在分析变压器功能层次结构特点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量化评价变压器运行状态的新方法.研究了电力变压器设备的状态及其评价层次模型,采用健康值来综合测度设备运行状态;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经验,对评价层级结构中各状态参量的权重进行了量化分析;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压器设备状态量化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简便、实用,可以有效地评估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 一种支持多故障定位的低开销监测站点部署方法

      2011, 38(10):61-67.

      摘要 (971) HTML (0) PDF 0.00 Byte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节点覆盖约束条件下,以最小化监测站点数目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支持多故障定位的监测站点部署方法.该方法以传统 k -path算法为基础,使用基于弱连接节点求取独立路径的改进算法来选取监测站点.仿真实验表明:进行故障定位时,该算法所需的监测站点数少于 k -path算法,而故障定位能力则强于 k -path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使用该算法在网络中部署监测站点对网络进行主动探测,能以较小的站点部署开销尽早定位网络中的故障.

    • 基于运动规划的拟人Agent面部连续运动的实现

      2011, 38(10):68-73.

      摘要 (902) HTML (0) PDF 0.00 Byte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肌肉的控制量为基础,首先提出了一种面部运动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然后采用自顶向下的运动规划方法,对面部运动按时间、运动类型、奇点及控制量进行分割,获得面部运动单元.为了解决相邻动作单元之间不连贯的问题,根据他们之间的时间连接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动作进行“缝合”.最后设计了基于语义的嵌套式面部运动脚本,实现面部的复杂运动.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能逼真、高效地实现连续、复杂的人脸面部运动.

    • Littlewood-Paley算子的多线性交换子的Sharp函数估计

      2011, 38(10):74-78.

      摘要 (815) HTML (0) PDF 0.00 Byte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证明了Littlewood-Paley算子的多线性交换子的Sharp函数不等式,利用该不等式,得到了该多线性交换子的加权Lp不等式.

    • PGL(2,q)与区传递4-(q+1,7,λ)设计

      2011, 38(10):79-81.

      摘要 (1199) HTML (0) PDF 0.00 Byte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区组设计4-(q+1,7,λ)以一般射影线性群PGL(2,q)为区传递自同构群的存在性条件,以及由自同构群PGL(2,q)构造区传递4-(q+1,7,λ)设计的计算机算法, 并由此构造出了给定参数的以一般射影线性群PGL(2,q)为区传递自同构群的4-(q+1,7,λ)设计.

    • 基于MCMC的贝叶斯长记忆随机波动模型研究

      2011, 38(10):82-87.

      摘要 (923) HTML (0) PDF 0.00 Byte (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贝叶斯长记忆随机波动模型的单步Gibbs抽样算法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对模型在状态空间框架下的近似表示,将向前滤波向后抽样算法引入对波动变量的估计过程中,同时在贝叶斯框架下分析了模型参数的满条件后验分布,设计出Gibbs联合抽样算法.更进一步,在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基础上,提出波动变量的向前多步预报分布的估计方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联合Gibbs抽样算法能够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基础上得到优于单步Gibbs抽样方法的抽样效率,对预报分布的特征分析可用于对金融时间序列的风险控制.

    • 基于误差修正的电线覆冰厚度贝叶斯模型及分析

      2011, 38(10):88-92.

      摘要 (1287) HTML (0) PDF 0.00 Byte (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已有的电线覆冰厚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电线覆冰厚度时间序列模型,对覆冰厚度进行贝叶斯统计推断,然后运用基于Gibbs抽样的MCMC方法对推断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对MCMC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在此基础上,运用WINBUGS软件,对Gibbs抽样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极大似然估计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误差修正的贝叶斯推断方法在电线覆冰厚度预测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2011年第38卷第10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