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11年第38卷第6期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温缩应力简化公式研究

      2011, 38(6):1-5.

      摘要 (1032)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CRCP)在铺筑完成一段时间后,会在路面纵向上断裂成一个个单独的板块.借助正交设计和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独板的温缩应力简化公式.极差分析结果表明,CRCP温缩应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变化、裂缝间距、板厚、粘结刚度系数、钢筋直径、配筋间距.单因素单变量的回归分析,确定了温缩应力与各单个因素之间的大致关系.通过对各变量的假设组合分析,以单变量多因素的多元统计回归方法获得了一定精度的并能通过假设检验的拟合公式.误差分析表明,此公式的最大误差范围能控制在8%以内.

    • 钢纤维含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2011, 38(6):6-12.

      摘要 (946) HTML (0) PDF 0.00 Byte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3种不同钢纤维含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单向受压等幅疲劳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含量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素RPC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劈裂破坏,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3%的RPC都表现为剪切破坏随钢纤维含量的提高,RPC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相应提高其宏观损伤、ε-n/Nf曲线和疲劳变形模量的衰减均表现出3阶段规律,随钢纤维含量的提高,ε-n/Nf曲线第1阶段和第3阶段延长对应相同的荷载循环比,疲劳变形模量随钢纤维含量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在RPC构件抗疲劳验算时,建议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3%时,疲劳弹性模量与初始弹性模量的比值分别取0.7和0.75.

    • 独塔悬索桥基本参数研究

      2011, 38(6):13-19.

      摘要 (1266)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挠度理论以及等代梁法,分析矢跨比和高跨比对主缆和索塔用量的经济性影响和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得出矢跨比和高跨比在经济性和结构刚度方面的各自适用范围.为验证建议范围内的矢跨比和高跨比可以满足结构经济性的同时亦满足结构的受力变形要求,试设计一座独塔双主跨悬索桥,并与中国某三塔悬索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独塔悬索桥主缆用量比三塔悬索桥减少约14%,索塔造价减少约3.5%活载作用下独塔悬索桥主梁最大挠跨比、主梁最大转角以及塔顶最大纵向位移均小于三塔悬索桥.选择合适的矢跨比和高跨比的独塔悬索桥,可以兼顾结构的经济性和使用性,还可与三塔悬索桥方案竞争.

    • 大跨屋盖风压场的本征正交分解与重构适应性研究

      2011, 38(6):20-26.

      摘要 (989)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3类典型屋盖(封闭式方形平屋盖、封闭式曲面屋盖和开合式曲面屋盖)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分析了典型风向角下的平均及脉动风压系数分布.利用POD方法对3类屋盖的风压场进行了分解,并对平屋盖风压场进行了POD重建.结果表明:斜风向封闭式平屋盖的POD分解性能最优,开合式曲面屋盖次之,封闭式曲面屋盖最差.3类屋盖的第1阶POD特征向量均反映平均风压系数分布,45°风向角下封闭式平屋盖的第2阶POD模态可以较好地反映锥形涡分量,而其他类型屋盖的高阶特征向量则反映风压场的局部分布.风压场的POD重建具有不平衡的性能,对于相同测点,模态数越多,其重建效果越好.对于不同测点相同模态数,测点脉动风压系数越大,其风压重建效果越好.

    • 基于响应面法和NSGA-II算法的麦弗逊悬架优化

      2011, 38(6):27-32.

      摘要 (1125) HTML (0) PDF 0.00 Byte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响应面法和经过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悬架结构参数优化.在ADAMS/Insight软件中进行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针对灵敏度较大的设计参数,建立车轮定位参数在车轮跳动过程中最大变化量的2阶响应面近似数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应用加入精英保持策略和去除重复个体算法的NSGA-II优化算法对多目标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 基于冲突分析的工程车路面除雪装置创新研究

      2011, 38(6):33-37.

      摘要 (945) HTML (0)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路面除雪装置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将TRIZ理论运用到除雪装置的进化研究中来解决除雪装置开发设计中存在的冲突.分析了目前国内路面除雪装置存在的问题,找到制约除雪装置进化的内在冲突,并运用TRIZ理论中的通用技术特性参数进行描述根据冲突的特点,将路面除雪装置存在的冲突分为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分别利用冲突矩阵和分离原理对这些冲突进行求解,从而找到解决这些冲突的发明原理利用找到的发明原理和结合作者的工程经验,得到一种新型除雪装置的进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路面除雪装置的进化方案在避障性能、除雪速度和适应性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 SKS炼铅鼓风炉的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

      2011, 38(6):38-42.

      摘要 (1065)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挖掘SKS炼铅系统的鼓风炉(SKS鼓风炉)的节能潜力,在现场测试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能量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分别对SKS鼓风炉的能量收支、火用量收支分布状况进行了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SKS鼓风炉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47.55%和38.88%采取减少排烟损失、利用冷却水带走的能量、采用高铅渣直接还原新工艺等措施可以提高炉子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仅利用鼓风炉冷却水带走的能量就可以使炉子的热效率提高到71.34%,火用效率提高到43.01%SKS鼓风炉的火用输出总量要远小于火用输入总量,内部不可逆火用损失占总输入火用的41.85%SKS鼓风炉总火用量收入为总能量收入的1.61倍,这说明SKS鼓风炉的能量和火用量衡算已经没有太大的相关性,火用分析更能够反映出系统的物质、能量消耗的本质,而且SKS鼓风炉的火用分析要比能量分析更简单.

    • DPF喷油助燃装置工作参数对再生过程的影响

      2011, 38(6):43-48.

      摘要 (945) HTML (0) PDF 0.00 Byte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喷油助燃再生方式为例,基于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过滤体孔道热再生模型,对喷油助燃再生装置在不同工作参数下即喷油压力、喷油率、补气量等单因素变化时对再生过程过滤体排气背压、孔道内微粒层厚度及壁面峰值温度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器的工作参数喷油压力、喷油率、补气量等对再生过程有显著影响.随着喷油压力的提高,过滤体孔道再生壁面峰值温度升高,加快再生速率提高喷油率可加大燃烧器的功率,再生过程壁面峰值温度增幅较大,从过滤体的安全耐热温度来看应加以控制,但喷油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使排气中氧含量不足,燃烧器燃烧效率下降,且影响微粒的氧化速度,导致再生速率随之下降.适当补气可增加排气中氧含量,可加快再生过程,但进一步加大补气量后由于对流传热散失作用加强将减缓再生过程.

    • 基于参考机的单机等面积暂态稳定分析

      2011, 38(6):49-54.

      摘要 (834) HTML (0)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相对参考机的单机稳定裕度评估方法.研究了单一机组功角曲线的表达方式,将多机系统中单机功角曲线表达为本机相对参考机转子角度的函数,提出了基于泰勒级数的功角曲线预测拟合方法.提出了稳定裕度的预测评估方法与事后评估方法,比较了事后评估与预测评估所得稳定裕度的差异.SGEAC方法在判别系统是否稳定时没有任何假设,不需要进行动态二群的识别.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

      2011, 38(6):55-59.

      摘要 (938) HTML (0)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测试仪等对制备的季铵盐乳化沥青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情况进行测试,分析了季铵盐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机理,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和pH值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6%、乳液pH值为4时,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最好.

    • 氯化铯催化氢氧化钾促进二烷基二硒醚的合成

      2011, 38(6):60-63.

      摘要 (1135) HTML (0) PDF 0.00 Byte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氢氧化钠作用下水合肼还原硒形成Na2Se2 与磺酸酯反应制备二烷基二硒醚需要在高温(100 ℃)下才能有效进行,且仅适用于制备不含官能团的二烷基二硒醚的问题.由于铯离子体积大, 与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弱, 使与之键合的阴离子表现出强的碱性和亲核性,利用铯碱作缩合剂,能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使许多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就能有效进行.根据离子交换原理,采用氯化铯和TBAI作催化剂, 以无水DMF作溶剂, 4A分子筛作吸水剂, 氢氧化钾促进肼还原硒, 随后与含官能团的卤代烃或磺酸酯反应, 高收率地形成对应的二烷基二硒醚.本方法不仅可以合成含官能团的二硒醚,而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

    • 蒙脱石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特征

      2011, 38(6):64-68.

      摘要 (1264) HTML (0)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蒙脱石为吸附剂进行水中2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初始浓度、pH值和阳离子强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063和0.024 kg·mg-1·h-1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且lgKf值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溶液pH值小于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pKa2值时,具有较高吸附量;大于pKa2值时,吸附量急剧下降.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阳离子以及兼性离子均可被蒙脱石吸附,在高pH值条件下,阴离子与蒙脱石表面络合可能是蒙脱石吸附去除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主要作用机制.Ca2+对吸附有重要影响,其浓度越高,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量越低.

    • 基于过渡像素的视频图像文本检测与定位

      2011, 38(6):69-74.

      摘要 (981)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过渡像素的视频流人工文本检测与定位算法.该算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提取过渡像素点,生成过渡图.通过块滤波器抑制背景的过渡像素,采用基于密度的快速区域生长算法形成候选文本区域;再利用改进的局部二进制模型(LBP)验证候选文本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相对于Kim算法,字符定位的准确率更高.

    • IP追踪中的包标记算法

      2011, 38(6):75-78.

      摘要 (855) HTML (0) PDF 0.00 Byte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基本包标记算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优化传统的路径信息编码方式,对其标记过程和重构过程作了相应的修改,使受害者可以更快地重构出攻击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组合次数,提高追踪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误报率.在实际的拒绝服务攻击中能够使受害者更快更准确地追踪到攻击者,从而减少损失.

    • Sybil攻击防范算法研究

      2011, 38(6):79-83.

      摘要 (977)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 Sybil攻击的安全性威胁问题,分析了其攻击原理和现有的防范算法.提出了一种分散式防范算法,分别采用测量一致性、测量与计算一致性2种方法对攻击节点进行检测.该算法改变了传统集中式防范算法的思路,并能滤除攻击生成的虚节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Sybil攻击有很强的针对性,能达到99%的虚节点滤除率,并且有很好的鲁棒性.

    • 基于格的代理签名方案

      2011, 38(6):84-88.

      摘要 (1514) HTML (0) PDF 0.00 Byte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原像采样单向陷门函数和盆景树下格的扩展及格基的随机化方法,基于格构造了一个代理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下,基于平均情况的小整数解问题SIS(Small Integer Solution)和非均匀小整数解问题ISIS(Inhomogeneous Small Integer Solution)的困难性假设,证明该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是安全的.与基于数论假设方案相比,该方案密钥空间较大,但计算效率更高.

    • 首次积分法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行波解

      2011, 38(6):89-92.

      摘要 (979) HTML (0) PDF 0.00 Byte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提出行波解的存在性问题. 通过引入波变量,利用基于交换代数环论的首次积分方法,直接得到2种非线性演化方程模型的精确行波解.首次积分法较之传统的技巧更方便、更快捷因此首次积分法在解决某些非线性方程的复杂孤波解时是一种有效并且有着巨大潜力的方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2011年第38卷第6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PDF下载排行

HTML阅读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