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12年第39卷第2期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越岭浅埋偏压隧道支护系统承载特性分析

      2012, 39(2):1-6.

      摘要 (1005) HTML (0) PDF 0.00 Byte (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地理、地形及地质等方面,剖析了西南山区浅埋偏压隧道的建造环境,针对该类隧道介质参数、荷载的多变性及其衬砌结构力学传递机制的复杂性,基于衬砌结构稳定的强度和变形控制原理,研究了应力和位移双重等效的隧道介质参数反分析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并理顺了其实施操作程序.然后提炼出偏压隧道承载结构承载特性的表征参数及非均衡性刻画指标.最后以有限元数值方法为手段,研究了某隧道浅埋偏压段支护体系的力学响应,从中总结出浅埋偏压隧道支护结构的承载特征,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措施提供指导.

    • 钢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RC梁抗剪试验研究

      2012, 39(2):7-11.

      摘要 (953) HTML (0) PDF 0.00 Byte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2根对比梁和4根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试验,研究不同剪跨比和不同受力方式下的RC梁采用钢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后的抗剪性能.主要分析了各组对比梁及加固试验梁的破坏形态、斜裂缝、挠度、应变的变化规律.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钢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RC 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新广州站中央采光带杂交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2012, 39(2):12-18.

      摘要 (981) HTML (0) PDF 0.00 Byte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新广州火车站中央采光带杂交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讨论了其下部索杆体系的预应力设计水平,分析了结构体系中柔性构件对其静力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文章最后讨论了上弦钢杆件截面、钢拉杆和下弦拉索截面及其预应力对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杂交体系中下部索杆体系和上部面内钢拉杆可以较大地提高结构的刚度;该杂交结构体系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但其端部区域是结构稳定的薄弱环节之一;结构的竖向刚度随着钢杆件截面的增大而增加;上弦钢拉杆的截面及预应力的增加对结构竖向刚度有一定的提高;下弦拉索截面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大,但是其预应力值的影响较小.

    • 轴入式旋风分离器分步湍流模型的 数值模拟与试验

      2012, 39(2):19-24.

      摘要 (967) HTML (0) PDF 0.00 Byte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轴入式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流场,提出了一种基于RNG κ-ε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的分布湍流模型并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对5种分离器模型的气相流场采用RNG κ-ε模型进行模拟.待气相场趋于稳定时,加入离散颗粒相,对气相改用雷诺应力模型模拟;根据已得到的流场对颗粒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分析分离器阻力与效率性能.最后将典型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良好.基于分步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在研究轴入式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流场是可靠的.

    • 基于能耗目标函数的空调新风量寻优控制研究

      2012, 39(2):25-29.

      摘要 (989) HTML (0) PDF 0.00 Byte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基于能耗目标函数的空调新风量寻优控制方法,建立寻优控制的仿真模块,在TRNSYS仿真平台上对香港某办公楼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与最小新风量控制相比,寻优控制不仅节省了新风机的能耗,而且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能耗也都有所降低,系统全年可节能2.73×105 kWh,节能率17.1%,节能效果显著.尤其在香港过渡季的11月~3月的大部分时间,寻优控制不仅降低了空调系统能耗,而且能很好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 某缸盖热机疲劳分析

      2012, 39(2):30-34.

      摘要 (1015) HTML (0) PDF 0.00 Byte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AVL-Fire对缸内工作过程和水套进行CFD分析,得到缸内及水套壁面的热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技术把对流热边界耦合至固体传热的计算中,达到共轭传热的目的分别完成了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下的缸盖应力计算,结合经过温度修正的材料特性,计算得到疲劳安全因子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缸盖疲劳而言,热载荷贡献明显大于机械载荷;缸盖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 振荡水柱波能转换器的消反射特性研究

      2012, 39(2):35-40.

      摘要 (940) HTML (0) PDF 0.00 Byte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势流理论,建立了振荡水柱(OWC)型波能转换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去奇异的边界积分方程法(DBIEM)模拟了完全非线性波.通过调整OWC腔室内振荡压强的幅值和相位,使OWC工作于消反射状态.研究了波能吸收效率与OWC腔室内振荡压强的幅值、相位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消反射时,OWC的波能吸收效率比传统形式的OWC高很多.在消反射状态下,OWC腔室内振荡压强和通过透平气体流量的幅值增大且二者存在相位差,这与传统的OWC是不同的.最后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型OWC波能转换器的设计思路.

    • 大间隙磁力传动系统电磁场切换相位角研究

      2012, 39(2):41-46.

      摘要 (1033) HTML (0) PDF 0.00 Byte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行波磁场驱动的大间隙磁力传动系统的二维电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电磁体四种磁极状态下,永磁体角位移位于0°到360°之间所受的磁力矩情况为使系统获得最大驱动力矩,提出了电磁体磁极状态切换的最佳切换相位角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求解通过分析系统中电磁体和永磁体间耦合距离及两电磁体间磁极距离对系统最佳切换相位角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切换相位角的近似计算公式.通过轴流式血泵负载实验,结合血泵负载力矩模型,计算并比较了各种切换相位角下血泵的最大负载力矩结果表明:按仿真所得的最佳切换相位角进行相位切换可使系统具有最大驱动能力.

    • 集成非线性统计形状先验的M-S图像分割模型

      2012, 39(2):47-53.

      摘要 (1088) HTML (0) PDF 0.00 Byte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克服噪声污染、血管遮挡、光照不均匀、对比度小、个体间差异大等视网膜和视神经细微组织结构医学图像分割中固有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集成非线性形状先验的医学图像分割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非线性的核函数将目标先验形状窄带水平集映射到其核空间,然后在核空间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获取目标形状窄带水平集核空间的基底向量,并据此将目标形状先验知识集成到Mumford-Shah向量值图像分割模型,实现医学图像的分割.不同青光眼病人的视乳头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噪声大、对比度小且部分被血管遮挡的各阶段的青光眼病人视乳头图像.

    • 双定子轴向磁场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2012, 39(2):54-59.

      摘要 (1178) HTML (0) PDF 0.00 Byte (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表明:如果电机的极数足够多,轴向长度与外径的比率足够小的话,轴向磁场电机比传统径向磁场电机的转矩和功率密度大.轴向磁场电机的缺点是电枢铁心制造比较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方案, 用软磁复合材料形成定子的齿部, 再与带冲叠片形成的铁心轭部结合起来形成定子铁心,并且使用集中绕组.然后对这种新型轴向磁场电机进行了电磁设计,并用Ansoft有限元法对电机的磁场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择主要尺寸和极数/槽数比,可以获得正弦波的电动势波形和较小的齿槽转矩

    • 炭质原料对C-SiC-B4C复合材料性能和微观 结构的影响

      2012, 39(2):60-65.

      摘要 (1066) HTML (0) PDF 0.00 Byte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采用鳞片石墨、生石油焦和煅后沥青焦为基体炭质原料,以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掺入定量SiC,B4C陶瓷相,通过模压成型(140 MPa 1 min)制备弥散型C-SiC-B4C复合材料.研究了原料种类及含量对C-SiC-B4C复合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C-SiC-B4C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显微结构与基体炭质原料的种类和含量有关,生焦的微观结构以流线型为主,以生石油焦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材料抗压强度最高,达到226 MPa;煅后沥青焦的显微结构以镶嵌型居多,制备的样品导电性较差,抗氧化能力最弱;以晶态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材料显示出了较低的电阻率和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 碳热还原法合成TiB2-SiC复合粉末及其机理分析

      2012, 39(2):66-70.

      摘要 (1058) HTML (0) PDF 0.00 Byte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硅溶胶、炭黑、TiO2和B4C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TiB2-SiC复合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TiO2添加量对合成TiB2-SiC复合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并探讨了TiB2-SiC复合粉末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TiB2-SiC复合粉末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在1 600 ℃保温1 h.在反应过程中,TiB2先于SiC生成,TiB2的生成改变了SiC的生长方式.当复合粉末中TiB2的质量分数为10%左右时,SiC的合成过程由气-固(V-S)反应转变为气-固(V-S)和气-气(V-V)共同反应,复合粉末主要由少量球状颗粒、短棒状颗粒以及大量的晶须组成.当体系中生成的TiB2质量分数(≥20%左右)较大时,生成的晶须数量减少,同时球状、片状和短棒状等结构颗粒明显增多,出现多样化结构并存的现象,SiC的生长仍然由V-S反应和V-V反应共同控制.

    • 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工程淤积分析与探测

      2012, 39(2):71-75.

      摘要 (1020) HTML (0) PDF 0.00 Byte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承压截流井的淤积机理,应用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以声纳现场实测数据检验.在基于DPM的临界床面切应力模型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的概率选择方法,提出颗粒“概率沉降”模型,可有效模拟淤积面形状和相对淤积厚度,这得到了声纳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显示,截流井内x方向淤泥面呈斜坡状,存在位置不受流量影响的凸起;y方向淤泥面呈凹面状,中部存在凸起,两侧受冲刷而趋于平缓.声纳现场探测还发现,截流井内淤积厚度与旱流量有较强相关性;截流干管内淤积状况与相连的截流井有关.

    • 湿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

      2012, 39(2):76-81.

      摘要 (993) HTML (0) PDF 0.00 Byte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动态监测、全球定位系统、空间数据库、三维虚拟仿真和水动力学等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一体的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结果表明,本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生态经济建设中环境、水利、国土规划等行业之间虽然紧密联系,但又相互隔离的矛盾,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水力学模型的无缝结合与应用.该系统实现了系统集成开发、水利工程三维建模与仿真、基于三维WebGIS的洪水动态演进模拟预报.

    • CoMP系统的SFN预编码改进算法

      2012, 39(2):82-87.

      摘要 (1030) HTML (0) PDF 0.00 Byte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LTE-Advanced系统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用户体验,在现有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两种CoMP系统的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FN)预编码改进算法,以改善传统SFN预编码中信道合并的不确定性问题.第一种改进算法在发射端的部分传输节点处引入一个便于信道合并的相位参数,并按照合并后信道增益最大的准则确定相位参数的取值;第二种改进算法令部分传输节点的发射数据映射到天线时进行交换操作,同样按照信道增益最大准则确定交换方式.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谱效率,且能适用于相干/非相干信道及低/高秩信道的情况.

    • 地块多边形拓扑关系的自动构建算法

      2012, 39(2):88-92.

      摘要 (995) HTML (0) PDF 0.00 Byte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地籍数据如何快速构建其拓扑关系的问题,根据地籍数据的空间拓扑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块多边形自动构建算法.在建立多边形拓扑关系时,算法只需要利用图的特征信息,避免了多边形内角计算与比较,以及坐标位置的比较.实例及算法分析表明,新算法减少了多边形的反复搜索和例外情形的处理,显著提高了多边形搜索的效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2012年第39卷第2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PDF下载排行

HTML阅读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