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16年第4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24Al/Gr/SiCp复合材料耐热性能研究

      2016, 43(6):1-9.

      摘要 (760) HTML (0) PDF 8.09 M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的2024Al/Gr/SiCp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及长时间热暴露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同时对拉伸断口进行分析,探讨了SiC颗粒和石墨对材料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基体合金和2024Al/Gr/SiCp复合材料在200 ℃及以下热暴露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下降幅度较小,但基体合金的强度下降幅度明显比复合材料的大,这与增强相SiC颗粒与石墨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有关.在300 ℃热暴露条件下,2024基体合金和2024Al/Gr/SiC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快速下降.2024Al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随拉伸温度升高而下降,在200 ℃及以下温度抗拉强度较好,250 ℃及以上温度抗拉强度快速下降.高温拉伸和热暴露处理后的2024铝合金基体的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2024Al/Gr/SiCp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为基体韧性断裂及石墨断裂、SiC颗粒与界面分离的混合断裂机制.

    • 挤压态CuCr25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其加工图

      2016, 43(6):10-15.

      摘要 (658) HTML (0) PDF 1.68 M (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Gleeble-3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对挤压态CuCr25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750~900 ℃的条件下进行恒温压缩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挤压态 CuCr25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而减小;可用双曲正弦模型来描述合金的流变行为,其平均激活能为383.4 kJ/mol;基于动态材料模型获得了挤压态 CuCr25合金的热加工图,并结合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得到了该合金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较优的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加工温度830~900 ℃,应变速率为0.01~0.1 s-1.

    • 2A66铝锂合金时效行为的研究

      2016, 43(6):16-21.

      摘要 (689) HTML (0) PDF 3.41 M (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DSC分析、硬度测试、拉伸测试、SEM和TEM检测等手段,研究了2A66铝锂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时效温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强度出现峰值;时效温度越高,出现峰值的时间越短.2A66铝锂合金最佳的峰值时效制度为165 ℃保温64 h,此时合金获得了良好的强塑性结合,硬度为146 HB,抗拉强度为526.5 MPa,屈服强度为448.9 MPa,延伸率为10.1%.165 ℃时效过程中合金的主要强化相为δ',θ'和T1相,时效初期合金的主要强化来源为GP区、δ'和θ'相,峰值时效时合金的主要强化相为θ'和T1相.

    • 纳米CaCO3对水泥基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及机理

      2016, 43(6):22-28.

      摘要 (716) HTML (0) PDF 1.79 M (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超声波分散方式将纳米CaCO3掺入水泥基材料,研究了不同掺量纳米CaCO3对水泥基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纳米CaCO3后,水泥基材料流动度降低,浆体表观密度增大,抗折和抗压强度提高.纳米CaCO3掺量为1.5%(质量分数)时,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最为显著,纳米CaCO3掺量过多则不利于强度发展.纳米CaCO3的掺入会加速水泥的水化,早期使水化产物Ca(OH)2等增加;纳米CaCO3改善了界面结构和水泥石结构,使水泥基材料的结构变得更加均匀密实.结果显示纳米CaCO3掺入后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有利.

    • 钛合金表面羟基磷灰石膜及组织相容性

      2016, 43(6):29-33.

      摘要 (688) HTML (0) PDF 1.32 M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乙酸钙、磷酸二氢钙为主成分的弱酸性电解液中,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作为络合剂,采用微弧氧化的方法,在钛合金表面成功地直接制备出含有羟基磷灰石(HA)的陶瓷层.随着电解液Ca/P的增加,膜层中HA含量升高,膜层表面孔洞分布更均匀,表面变粗糙.动物种植试验表明,陶瓷层覆盖植入体产生的炎症反应较弱,新的肌肉组织能够在膜层表面生长.

    • 界面裂纹的Cell-Based光滑有限元法研究

      2016, 43(6):34-39.

      摘要 (646) HTML (0) PDF 2.20 M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求解含界面裂纹结构断裂参数的精度,基于界面断裂力学和Cell-Based光滑有限元法,提出了求解双材料界面裂纹断裂参数的Cell-Based 光滑有限元法,给出了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光滑子域交互积分法,对含中心界面裂纹双材料无限板进行了模拟,并与FEM计算结果和解析解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光滑子元数和单元个数与正则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及其收敛性.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精度,可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设计制造多层材料提供必要参考.

    • 微/纳米无机颗粒对聚氨酯-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016, 43(6):40-45.

      摘要 (670) HTML (0) PDF 1.43 M (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机械搅拌混合法制备了微/纳米无机颗粒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研究了颗粒组成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所得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 相比微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层间剪切模量,同时改变材料的断裂方式.当纳米SiC颗粒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时,所得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4.7 MPa和56.56 MPa,相比添加前提高约88%和74%,所得复合材料不同失重率下对应的温度较添加前提高了4~8 ℃.纳米颗粒弥散强化和钝化银纹扩展是复合材料主要的强韧化机理.

    • 蜜胺修饰的偶氮类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其凝胶行为

      2016, 43(6):46-52.

      摘要 (715) HTML (0) PDF 5.22 M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合成了2个双蜜胺修饰的偶氮苯类小分子有机凝胶因子M-AZO-1和M-AZO-2.M-AZO-1和M-AZO-2能在多种有机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凝胶.通过SEM观察凝胶聚集体结构发现,凝胶因子在不同溶剂中形成凝胶的微观形貌结构不同,在乙酸乙酯等极性溶剂中凝胶纤维直径较大,在甲苯和甲基环己烷等非极性溶剂中凝胶纤维直径较小.进一步研究了UV光照对凝胶行为的影响.M-AZO-1和M-AZO-2经365 nm UV光照后仍可以形成凝胶,其凝胶聚集体结构变化不明显.

    • 高电化学性能三维网状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2016, 43(6):53-57.

      摘要 (711) HTML (0) PDF 1.04 M (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三聚氰胺为还原剂和氮掺杂剂,经过水热法制备出了氮掺杂石墨烯(NRG)三维网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脱附分析和电化学表征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在水热的条件下有效地将GO还原并实现氮掺杂,三聚氰胺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之后,使得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使石墨烯搭建出三维网络结构,其氮含量可达4.37%.电化学测试表明,当GO与三聚氰胺质量比为1∶2 (NRG-2)时,在1 A/g时其最大比电容值达到了296 F/g,这个比电容值高于其他不同GO与三聚氰胺质量比所制备出的氮掺杂石墨烯的比电容值.NRG-2还显示出优良的循环寿命,经过1 000次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留量为88.5%.

    • 低密度高强度炭材料的制备研究

      2016, 43(6):58-63.

      摘要 (638) HTML (0) PDF 1.68 M (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活化石油焦粉为原料,煤沥青为粘结剂,在不同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下制备的生坯样品并焙烧,成功制得高强度炭材料.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以及SEM,TG-DTA,XRD分析,并阐明了活化原料与粘结剂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压时间和成型压力的增加,生坯体密及焙烧品性能都有所提升.在保压时间为20 min,成型压力为200 MPa时,焙烧后样品体积密度为1.54 g/cm3,抗压强度119 MPa,抗折强度61 MPa,各项性能均优于未活化石油焦粉原料所制样品.

    • 锑掺杂钒磷封接玻璃的析晶稳定性研究

      2016, 43(6):64-69.

      摘要 (754) HTML (0) PDF 1.66 M (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80V2O5-20P2O5-xSb2O3(x=0,1,3,5 mol%)系统玻璃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固体静态核磁共振测试,研究玻璃的网络结构,分析钒磷玻璃中掺杂锑后析晶稳定性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钒磷系封接玻璃中加入少量的Sb2O3后,玻璃网络结构中桥氧比例增加,非桥氧比例下降;同时V4+/V5+增加,这两点原因导致形成V2O5晶相所需的V=O键大幅断裂,抑制了该晶相的生成.Sb2O3的引入,破坏了网络平衡态的结构,使(VO3)n单链逐渐转化为(V2O8)n锯齿状链,玻璃结构更加紧密,难以析晶,析晶稳定性提高.

    • 真空-液相法制备沥青炭包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

      2016, 43(6):70-75.

      摘要 (769) HTML (0) PDF 1.27 M (1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两种煤沥青的四氢呋喃溶液作包覆剂,采用真空-液相法对人造石墨进行沥青炭包覆改性处理,将得到的样品与人造石墨分别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并组装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沥青炭不仅包覆在人造石墨颗粒的表面,而且会填充到其孔隙中使平均孔径减小;沥青炭包覆导致人造石墨近表面区域的无序度增大,但不会改变人造石墨的晶体结构;改质沥青炭包覆人造石墨样品的比表面积从4.27 m2/g降至1.65 m2/g,首次库伦效率提高3.5%,不可逆容量降低10.9 mAh/g,循环性能也有所改善.

    • 低温石墨化退火对低钼、低镍球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6, 43(6):76-82.

      摘要 (636) HTML (0) PDF 4.06 M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含钼0.25%,含镍0.2%~0.8%的球墨铸铁进行低温石墨化退火,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对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钼和镍后铸态球墨铸铁中铁素体含量增加,冲击韧度提高50%以上,强度和硬度下降;进行低温石墨化退火后球墨铸铁中珠光体逐渐转变成铁素体,与铸态相比冲击韧度有大幅度提高,冲击吸收功最多增加500%,冲击断口存在较多的撕裂岭和少量韧窝;此外,添加钼和镍后,不同的退火工艺下试样的力学性能参数比较稳定,波动小.

    • 防水剂对石灰-偏高岭土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2016, 43(6):83-88.

      摘要 (699) HTML (0) PDF 2.66 M (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石灰和偏高岭土为主要材料,制备一种适用于岩土类建筑的修补砂浆.用桐油和硬脂酸钙两种防水剂来改善砂浆的耐水性,研究桐油和硬脂酸钙对砂浆强度、反应过程、吸水率和软化系数、干燥收缩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M对砂浆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形貌观测.结果表明:桐油和硬脂酸钙可以显著提高石灰-偏高岭土砂浆的耐水性,可使吸水率下降至2.5%以下;桐油和硬脂酸都会阻碍偏高岭土的火山灰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砂浆的强度,但28 d的抗压强度仍在5 MPa以上,达到天然水硬性石灰NHL5的强度等级;桐油和硬脂酸钙会影响石灰-偏高岭土砂浆的微观形态和结构,桐油使产物的颗粒更细小、更致密,硬脂酸钙则会使产物结构比较疏松.综合考虑砂浆强度、耐水性等因素,得出桐油和硬脂酸钙的最佳掺量分别为5%和1.5%.

    • 软段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与性能

      2016, 43(6):89-92.

      摘要 (897) HTML (0) PDF 899.34 K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阳离子共聚合的方法,通过改变四氢呋喃(THF)和环氧氯丙烷(ECH)的配比,调整起始剂用量,合成出系列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 000左右的端羟基共聚醚.以此端羟基共聚醚作为软段,合成出系列改性的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乳液,用FTIR验证产物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氯丙烷配比的增加,软段中强极性卤素原子增多,乳液储存稳定性良好,固化膜的拉伸强度由4.6 MPa逐渐增加至6.7 MPa,断裂伸长率从162%降至113%,热稳定性逐渐变好,当THF和ECH的配比提高到1∶1时,5%,10%的失重温度分别为200 ℃和275 ℃,比改性之前的5%,10%失重温度164 ℃,220 ℃提高了36 ℃和55 ℃;涂层的附着力显著提高至1级,硬度也有所增加,耐冲击性能优异.

    • 碱与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协同作用

      2016, 43(6):93-98.

      摘要 (722) HTML (0) PDF 996.62 K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比油/碱(O/A)、油/碱-表面活性剂(O/AS)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发现加入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DIFTmin),而高碱浓度下,界面张力反而升高;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低碱浓度时界面张力升高,而高碱浓度下体系的界面张力显著降低.通过对比相同离子浓度下NaOH与NaOH-NaCl溶液与重油的界面张力发现,OH-也对高碱浓度下界面张力的升高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测定油碱作用后从油相扩散至水相的总碳含量(TOC)的变化,发现油相扩散至水相的组分的量增加.综合考虑上述实验结果,认为NaOH和外加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协同作用为:NaOH与重油潜在的界面活性物质作用生成原位表面活性剂,外加表面活性剂取代原位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发生吸附,促进原位界面活性物质离开油水界面,从而使得原油中潜在的界面活性物质得以与原油反应,进而生成更多的原位界面活性物质从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核壳型醋丙乳液高速卷烟接嘴胶的合成

      2016, 43(6):99-103.

      摘要 (789) HTML (0) PDF 826.27 K (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醋酸乙烯酯(VAC)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交联单体,聚乙烯醇1788为保护胶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合成了硬核软壳型醋丙乳液胶黏剂.设计了核壳胶粒结构,研究了软硬单体、保护胶体、复配乳化剂对胶黏剂初粘性、粘度、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核软壳型醋丙乳液胶黏剂初粘性佳,粘度小,胶粒粒径分布窄,能满足打孔水松纸高速卷烟接嘴胶的要求.

    • 人FOXA1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蛋白互作分析

      2016, 43(6):104-108.

      摘要 (1374) HTML (0) PDF 1.40 M (2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FOXA1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后获得人FOXA1的C端和N端蛋白片段,为寻找FOXA1的互作蛋白提供材料基础.提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设计引物PCR克隆FOXA1的cDNA,再以此为模板扩增FOXA1的C端、N端cDNA片段,分别并克隆进带有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Rosetta DE3,经IPTG诱导,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确定FOXA1蛋白的表达.与MCF7细胞裂解液孵育,进行GST-Pull down试验,检测纯化蛋白与FOXA1已知互作蛋白TLE3的相互作用.成功构建pGEX-4T-1-FOXA1-C和 pGEX-4T-1-FOXA1-N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纯化后,获得了人FOXA1的C端蛋白片段GST-FOXA1-C与N端蛋白片段GST-FOXA1-N;证实GST-FOXA1-C能与FOXA1已知互作蛋白TLE3的相互作用.

    • 水稻bHLH转录因子Os11g39000的功能研究

      2016, 43(6):109-116.

      摘要 (880) HTML (0) PDF 2.19 M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Os11g39000 为非典型的bHLH家族成员,其功能尚不清楚.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转录因子Os11g39000可以形成同源蛋白聚合体.随机结合位点筛选实验表明,转录因子Os11g39000可以与DNA结合,并且其结合位点初步确定为TT/CG/CACC/GT/C.Os11g39000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Os11g39000基因主要在叶片和根中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在叶和根的发育调控中发挥作用.水培实验发现,该基因功能缺陷型转基因株系的根长显著短于野生型,表现出明显的根部发育缺陷,表明Os11g39000在水稻根的发育中起调控作用.Q-PCR分析进一步证明,功能缺陷型转基因植株体内生长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转录因子Os11g39000参与了水稻生长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的调控.

    • 低聚季铵盐对聚驱采出水包油乳状液破乳机理

      2016, 43(6):117-123.

      摘要 (720) HTML (0) PDF 2.70 M (9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聚驱采出的高含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强、油水分离困难,采用瓶试法筛选出一类对含聚乳状液油水分离性能极好的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当I加量浓度为25 mg/L时,55 ℃破乳进行到60 min时,脱水率达96.5%,与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类破乳剂相比,乳状液脱出水色透明澄清,油水界面齐.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从微观和宏观分析研究了低聚季铵盐I对乳状液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对聚驱采出水包油乳状液油滴聚结速度更快;自由水层在油滴聚结分离区占主导作用的是不稳定机制,低聚季铵盐I使乳状液中油滴发生向上的迁移运动而非絮凝沉降,有利于脱出游离水的分离和水质的提高;接触角测量表明低聚铵盐I使乳状液处理的岩石表面转向水湿状态,对乳化膜的强润湿改变性能导致液膜破裂,油水分离.

    • 镍铁氧体催化过硫酸氢钾对奥卡西平的降解研究

      2016, 43(6):124-129.

      摘要 (972) HTML (0) PDF 1.64 M (1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的镍铁氧体 (NiFe2O4),催化过硫酸氢钾(PMS)产生自由基,在常温常压下降解奥卡西平(OX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X射线粉末衍射 (XRD) 及磁滞回线对镍铁氧体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探究了PMS投加量、NiFe2O4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OXC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PMS和NiFe2O4的投量以及偏中性的初始pH均有利于OXC的降解.通过投加不同种类的猝灭剂(甲醇和叔丁醇),证实了OH·和SO4-·对OXC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 且SO4-· 的作用更显著.此外,进一步的试验发现NiFe2O4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经6次重复使用后,NiFe2O4对OXC的降解效率仍可以维持在88%左右; 并且,PMS/NiFe2O4对滤后水和原水中的OXC也能进行高效催化去除.这些试验结果表明PMS/NiFe2O4催化氧化体系对OXC等PPCPs的降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ZnO-Sm纳米复合物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RhB

      2016, 43(6):130-136.

      摘要 (717) HTML (0) PDF 1.59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简单的水热反应后于400 ℃煅烧3 h,制备出正六边形柱状ZnO-Sm纳米颗粒.合成的ZnO材料用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X)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表征.SEM扫描图片显示合成的ZnO材料为柱状正六边形纳米颗粒,且随着Sm的掺杂ZnO纳米颗粒的晶体体积变小,但并未改变ZnO晶体形态.EDX图谱证明Sm成功掺杂进入ZnO晶体.光催化实验显示在可见光照射下原子分数2.0 %ZnO-Sm纳米材料比纯ZnO纳米材料对玫瑰红B(RhB)的降解效果提高了近30%,并探索了最佳实验条件以获得更好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ZnO-Sm纳米材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不锈钢管网中氯胺的生成及衰减规律

      2016, 43(6):137-142.

      摘要 (753) HTML (0) PDF 1.61 M (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大型中试给水管网实验平台,研究了不锈钢管中不同形态的氯胺在不同氯氮比(Cl/N)下的生成和衰减.将管网试验结果与烧杯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Cl/N为1~12的范围内,不同水质条件下的自由氯、一氯胺和总氯的生成趋势均为去离子水>主体水>不锈钢管;而不锈钢管中二氯胺的生成量远高于烧杯情况下的生成量,且在Cl/N为10时,不锈钢管中二氯胺浓度占总氯浓度的90%以上.不同Cl/N下,不锈钢管中各种形态的氯胺衰减趋势是一致的,一氯胺的衰减速率为 6∶1> 3∶1> 4∶1> 5∶1,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氯胺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且这种变化与Cl/N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不同价态阳离子盐改性沸石吸附氨氮能力差异

      2016, 43(6):143-148.

      摘要 (8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5种不同价态阳离子盐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通过SEM,EDS,ICP以及氮吸附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沸石颗粒进行表征,发现不同价态阳离子和相同价态不同阳离子的盐改性沸石后对其物化性质和应用性能均会产生影响.EDS及ICP测试发现由于离子交换作用改性后沸石中5种盐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含量均会升高,其中KCl改性沸石中钾元素含量增加量最多.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测试结果发现随着阳离子价态升高,沸石比表面积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其中一价钾盐的改性沸石比表面积下降幅度最小为33.9 m2/g,三价铝盐下降幅度最大为29.27 m2/g;而改性沸石孔体积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其中一价盐改性沸石介孔体积增加量最大、大孔体积减少量最多.对不同价态阳离子盐改性沸石进行了阳离子交换容量和污水脱氮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其阳离子交换容量和脱氮能力大小排序为:NaCl>AlCl3>CaCl2>MgCl2>KCl.说明改性沸石的污水脱氮能力与其阳离子交换容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阳离子价态的高低与改性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比表面积、孔体积和脱氮能力并不是正相关关系.

    • 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2016, 43(6):149-156.

      摘要 (900) HTML (0) PDF 2.57 M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高速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检测了高速公路G4和G60的临长段、长潭段和潭邵段 5 m,10 m,15 m,40 m和80 m处土壤中重金属(Zn,Pb,Cd,Cr和Cu)的浓度,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浓度随高速公路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近高速公路点Cd和Cr超过了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所检测的5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是Cd>Pb>Cr>Zn>Cu,其中Cd为主要污染物,研究的3个路段5 m处Cd为重度污染,80 m处仍有轻度污染,其它重金属分别为轻度污染或无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Cd,Cr和Pb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存在潜在的健康伤害风险且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中3个路段80 m处Cr对未成年人仍有轻微的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高速公路两侧的居民应居住在距离高速公路80 m之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年第卷第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PDF下载排行

HTML阅读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