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17年第44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覆砂工艺消减铝合金筒形件铸造残余应力的研究

      2017, 44(12):1-7.

      摘要 (850) HTML (0) PDF 2.43 M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钻孔法测试铁型覆砂工艺ZL205A铝合金筒形铸件在不同覆砂厚度下的铸造残余应力,采集各覆砂厚度的凝固冷却曲线,研究覆砂厚度对铸件残余应力及凝固冷却过程的影响;利用Von Mises模型和Mohr-Coulomb模型,进行了覆膜砂铸造有限元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覆砂工艺能有效减少铸件残余应力.当覆砂厚度达到7 mm时铸件残余应力可以降低约62%;覆砂厚度大于7 mm后,残余应力继续减小幅度减小.通过对覆膜砂铸造过程测得的凝固冷却曲线分析,建立了覆砂厚度与凝固冷却速率、晶粒大小及共晶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工艺参考.仿真结果显示两种模型模拟的计算结果都与实验趋势基本吻合,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覆砂厚度下两种模型各自的适用性.

    • 分散剂和消泡剂对溶胶原位成型所制砂轮性能的影响

      2017, 44(12):8-13.

      摘要 (686) HTML (0) PDF 2.09 M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金刚石微粉和硅溶胶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原位成型法来制备金刚石/陶瓷结合剂砂轮.研究了4种分散剂及3种消泡剂对金刚石/陶瓷结合剂混合浆料和砂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萘系减水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4%时,混合浆料粘度达最小值,分散性和流动性最佳;当有机硅DD消泡剂添加量为0.2%时,复合烧结体显微结构变均匀,气孔率最小,抗折强度最大;与无添加剂砂轮相比,添加分散剂和消泡剂的砂轮结构均匀致密,磨削后的硬质合金工件表面质量较好,无较深划痕,表面粗糙度为0.04 μm.

    • 挤压温度对Mg-3Zn-2.5Al-2.5Ca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7, 44(12):14-19.

      摘要 (606) HTML (0) PDF 1.60 M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挤压温度对Mg-3Zn-2.5Al-2.5Ca(ZAC333)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85 μm;随着挤压温度从623 K降低到523 K,由于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从6.32 μm减小到3.36 μm.ZAC333铸态合金中沿着晶界分布的半连续Al2Ca和连续Ca2Mg6Zn3第2相在热挤压过程中也发生了明显的破碎而沿着挤压方向分布.与铸态合金的力学性能相比,挤压态ZAC333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和屈服强度分别从176 MPa和284 MPa提高到292 MPa和334 MPa,而延伸率从18%降低到9%.ZAC333合金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功于热挤压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细晶强化和第2相粒子破碎而产生细化弥散强化的共同作用.

    • 6N01-7N01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2017, 44(12):20-26.

      摘要 (1128) HTML (0) PDF 1.93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6N01和7N01铝合金是高铁列车车体上大量使用的2种重要的轻量化结构材料.本文利用EBSD、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测试和加速腐蚀实验研究了典型6N01-7N01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硬度分布和腐蚀特性.结果表明: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晶粒组织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焊缝组织为等轴晶,熔合区组织为等轴晶和柱状晶.靠近焊缝处的6N01合金存在部分晶粒异常长大现象,而7N01合金仅发生了回复和部分再结晶.6N01合金一侧的热影响区会出现硬度比焊缝更低的硬度谷,即软化区,这是由析出相受焊接热的影响发生明显的粗化导致的.经腐蚀实验后,焊缝的硬度显著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为焊接接头腐蚀最严重的区域.

    • Ca对医用Mg-4Zn合金轧制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17, 44(12):27-33.

      摘要 (952) HTML (0) PDF 1.87 M (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a含量(质量分数03%,0.6%和0.9%)对高应变速率轧制Mg 4Zn基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生体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a可以细化Mg 4Zn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晶粒,导致合金中残余第2相的含量增加和尺寸增大,并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其中,Mg 4Zn 0.9Ca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00 MPa和278 MPa,比基体合金分别提高了12.4%和68.5%.然而,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剩余抗拉强度随着Ca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可归因于合金中残余第2相含量的增加以及尺寸增大.Mg 4Zn合金板材中第2相比较细小、分布均匀,倾向于均匀腐蚀,在0.9%NaCl溶液中浸泡7 d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80 mg/(cm2·d),浸泡7 d,15 d后的剩余抗拉强度分别为217 MPa和205 MPa.

    • 硬质合金YG8与D6A异种金属CO2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2017, 44(12):34-39.

      摘要 (1171) HTML (0) PDF 2.64 M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CO2激光器对双金属带锯条齿部用硬质合金YG8及背部用超高强度钢D6A进行焊接,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仪,电子显微探针(EPMA)等手段研究了焊后硬质合金YG8与超高强度钢D6A焊接接头组织演变规律,焊接接头合金元素分布,以及不同焊接工艺对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增大,焊缝中心区等轴晶增多,树枝晶减少,且靠近YG8侧熔合区的等轴晶更细小;各种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硬度均较母材高,且靠近YG8侧的熔合区的硬度要高于焊缝区的硬度.当焊接功率为3 960 W,焊接速度为9 m/min时,焊接接头的性能优良,抗弯强度值达到349 MPa,达到双金属带锯条的焊接性能要求.

    • ZnO/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017, 44(12):40-46.

      摘要 (1128) HTML (0) PDF 2.53 M (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一步法成功制备了氧化锌/石墨相氮化碳(ZnO/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和UV-vis DRS对所得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吸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颗粒均匀分布在片状g-C3N4表面上,ZnO/g-C3N4最大光吸收边的位置相对于纯相ZnO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利用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评估了所得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发现ZnO/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远高于纯相ZnO和纯相g-C3N4,分别达到ZnO的14倍和g-C3N4的9倍.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复合样品材料具有比纯相ZnO更大的光吸收范围,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ZnO纳米颗粒与g-C3N4紧密耦合形成的异质结构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 渗碳体形态对高碳珠光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017, 44(12):47-54.

      摘要 (822) HTML (0) PDF 3.63 M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SWRS82B钢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大过冷工艺所形成的渗碳体形态对珠光体亚结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制定相关热处理工艺: 将试样在880 ℃奥氏体化15 min后,以70,100,200 ℃/s的冷速过冷到300 ℃等温3~15 s,之后升温至珠光体区等温1 min,最后快冷至室温.通过SEM和TEM观察,以及MTS拉伸试验机得到的数据,结果表明,在过冷时间为3 s的前提下,随着冷速的增长,渗碳体由完整片层状发生不同程度的碎化.在200 ℃/s时,渗碳体已经大面积碎化,并发现大量的纳米级渗碳体,抗拉强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持续升高.当冷却速度为70 ℃/s时,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大的特点.纳米渗碳体随着过冷时间的延长开始减少,到达15 s时,开始出现了贝氏体组织.

    • 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类注射成型方法制备研究

      2017, 44(12):55-61.

      摘要 (778) HTML (0) PDF 2.33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低成本、大规模的类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碳纳米管(CNTs)/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脱脂及烧结工艺、轧制温度及轧制道次以及CNTs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借助聚合物粘结剂能实现CNTs与铜粉的均匀混合,适当量的CNTs的加入对基体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含量为1%时得到的复合材料各项性能最好.对烧结后的样品进行热轧制处理,不但能够使铜基体的显微组织发生明显变化,产生显著的加工硬化效果,而且在大变形作用下,CNTs的分散也会变得更加均匀,从而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显微硬度.

    • 高剪切分散对多壁碳纳米管/VARTM用环氧树脂导电性能的影响

      2017, 44(12):62-68.

      摘要 (608) HTML (0) PDF 1.56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剪切工艺促进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环氧树脂(EP)中的分散,借助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技术(VARTM)制备出MWNTs /EP复合材料试样,并研究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不同高剪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高剪切时间或转速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高剪切处理时间30 min和转速22 000 r/min时分别达到了高剪切时间和转速的最佳分散阈值,当MWNTs的添加量仅为1.5%时,EP的表面电阻率可以降低约5个数量级,但继续增加高剪切的时间或转速,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均出现劣化.同时运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多壁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情况.

    • 自组装合成超疏水聚苯胺片状多级结构

      2017, 44(12):69-73.

      摘要 (697) HTML (0) PDF 1.99 M (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无模板-化学氧化聚合法,在全氟辛酸(PFOA)的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聚合苯胺(Ani)自组装合成超疏水聚苯胺(PANI)片状多级结构.利用SEM,FT-IR,XRD和UV-vis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当PFOA浓度为0.002 4 mol/L,聚合温度为25 ℃时,氧化剂APS的量与苯胺相同;Ani浓度为0.022 mol/L时,合成的PANI为长几十微米宽大约为2~5 μm的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表面由长大约1 μm直径约为100 nm的PANI纤维组成;而Ani浓度为0.044 mol/L时,合成的PANI长为20 μm左右宽大约为2~3 μm的片状结构,该片表面布满短而粗的不规整纤维,并且发现它们的水接触角分别为149°和151°,表明该材料具有超疏水性能.

    • 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浆体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

      2017, 44(12):74-81.

      摘要 (920) HTML (0) PDF 2.81 M (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氯离子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TEA-Lauryl Sulfate,T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LAS)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dodecyl polyglucoside,APG)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水泥净浆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G)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其机理.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水泥净浆的氯离子结合能力明显增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氯离子结合能力减弱;相对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氯离子结合影响较小.表面活性剂对氯离子结合的影响规律与表面活性剂添加方式无关.表面活性剂主要影响水泥浆体的物理吸附,而对化学吸附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在水化产物表面吸附而对氯离子结合产生影响的双电层模型.

    • 超声波辅助球磨法降解偶氮染料废水

      2017, 44(12):82-88.

      摘要 (626) HTML (0) PDF 1.76 M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球磨工艺降解刚果红.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以及零价铁的化学作用和机械力化学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浓度明显提高;在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以及反应过程中剥落的纳米级的零价铁的还原作用下,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并应对反映起促进作用.在2 min时刚果红去除率达99%,10 min时大部分有机物被矿化,总碳含量(TOC)的去除率达到80%.在高浓度的条件下,降解效率明显并且降解的效果更加彻底,而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环保.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球磨工艺在降解偶氮染料废水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微波场中锰矿粉碳热还原反应研究

      2017, 44(12):89-96.

      摘要 (607) HTML (0) PDF 2.13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对锰矿粉的碳热还原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温度、粒度和碳氧原子摩尔数比等因素对微波场中锰矿粉碳热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得到碳热还原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微波加热相对于常规加热碳热还原的速率增加因子Q.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时,随着碳氧原子摩尔数比的升高,物料升温速率随之提高;同时,反应前期升温速率较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升温速率逐渐降低.提高碳氧原子摩尔数比和温度,微波加热碳热还原反应速率加快.减小粒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当粒度减小到150目时,进一步减小粒度后,反应速率不会有明显的提高.相同的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微波加热失重率远大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的促进作用在低温和低温反应后期更为显著.

    • 纳米非晶态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胶凝性能研究

      2017, 44(12):97-102.

      摘要 (595) HTML (0) PDF 2.59 M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于传统水泥基材料水化硬化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非晶态水化硅酸钙(C-S-H)的接触硬化胶凝性能.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来源的C-S-H粉体,对其在20~60 MPa压力下恒压3 min进行压制成型,测定成型试件的表观密度和力学性能,并结合成型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C-S-H的接触硬化胶凝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S-H具有良好的接触硬化胶凝性能,能在几分钟时间内制备出轻质高强试件.表观密度约为800 kg/m3的试件,其抗压强度可达20~30.5 MPa.微观结构表明,C-S-H颗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粘性流动而使颗粒间距减小至引力范围并发生接触,颗粒的细化和塑性变形促进了结构键的生成,从而使试件具较高强度.

    • 溶胶凝胶法制备Pd/rGO纳米复合材料

      2017, 44(12):103-107.

      摘要 (1031) HTML (0) PDF 1.55 M (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改性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以氯化钯为原料制备硝酸钯,两者通过搅拌形成均匀稳定的水溶胶,控制反应温度使其凝胶化,复合材料凝胶冻干之后使用NaBH4对其进行还原,制得Pd/rGO复合材料.通过SEM和XRD两种表征方法对Pd/rGO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曲线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对于甲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对于甲醇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通过探索反应条件,得到制备Pd/rGO复合材料的优化反应条件为:钯的质量分数为40%,尿素用量为100 mg.

    • p(nBA-DEAEMA)的合成及其作为人工气管内表面修饰材料的初步研究

      2017, 44(12):108-115.

      摘要 (802) HTML (0) PDF 2.38 M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制备p(nBA-DEAEMA)乳液及表面具有纤毛样结构的共聚物膜材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p(nBA/DEAEMA)乳液,再用Velcro成型工艺将纯化干燥的产物制备成纤毛样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核磁共振光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凝胶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静态接触角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及力学分析对材料进行详细表征.最后用浸提液实验对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FT-IR和1HNMR表明目标产物结构正确.共聚物乳液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PDI)为0.385,平均粒径(Z-average)为46.48 nm.DSC结果显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和粘流温度(viscous flow temperature,Tf)分别为33.2 ℃和47.7 ℃.纤毛样膜对水的接触角为102.3°,表面自由能13.81 J·m2.SEM结果显示共聚物粒子大小为40~50 nm,纤毛样层高度为5~10 μm.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材料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Cs)具有可接受的生物安全性.

    • R9-FOXM1(1-234aa)重组蛋白批量纯化及其抑瘤效应研究

      2017, 44(12):116-120.

      摘要 (654) HTML (0) PDF 1.20 M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基因工程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15b-R9-FOXM1(1-234aa),转化大肠杆菌建立构建表达R9-FOXM1(1-234aa)的菌株.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和His-tag亲和纯化手段,规模化制备纯化穿膜肽R9-FOXM1(1-234aa),获得的蛋白的纯度达到90%以上.用R9-FOXM1(1-234aa)穿膜肽处理不同的肿瘤细胞,通过MTT实验研究其细胞效应.结果显示:当R9-FOXM1(1-234aa)穿膜肽的浓度达到2 mM时,肿瘤细胞的死亡率为50%左右.实验表明穿膜肽R9-FOXM1(1-234aa)抑制不同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潜在蛋白类药物.

    •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纳米Fe3O4在石英砂中迁移的影响

      2017, 44(12):121-126.

      摘要 (750) HTML (0) PDF 1.21 M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纳米四氧化三铁(MNPs)在悬浊液中的稳定性,强化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实验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修饰MNPs,通过zeta电位、颗粒粒径和沉降曲线的变化考察了修饰前后的MNPs在模拟地下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并通过一维柱实验考察了修饰前后的MNPs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MC对MNPs的修饰增大了MNPs表面的负电荷电量,有效抑制了MNPs的团聚,从而使得MNPs在CMC溶液中的稳定性远高于其在背景模拟地下水溶液的稳定性,相应作用也使得CMC修饰下的MNPs在石英砂介质中的迁移性能大大增强.

    • 液态培养条件下烟曲霉去除Cd的研究

      2017, 44(12):127-134.

      摘要 (776) HTML (0) PDF 1.77 M (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一株高耐Cd的烟曲霉在实验室摇瓶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Cd的去除效果,测定了其在去除过程中菌株产谷胱甘肽 (GSH) 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重金属Cd浓度为50 mg/L时,烟曲霉去除Cd效率最佳,达到55.5%的去除率,其产生的GSH浓度达到了0.89 μmol/mg.研究比较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烟曲霉对Cd的去除效率,发现在温度30 ℃,pH 5.0,加液量120 mL,转速100 r/min,接种量0.4 mL(1.0×107 CFU/mL)的培养条件下,烟曲霉能达到最佳去除Cd的效率.通过这种培养条件的优化,烟曲霉较初始条件下对50 mg/L Cd的去除率提高了29.8%,培养体系中GSH浓度增加了0.42 μmol/m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变化表明烟曲霉在优化的液态生长环境下可以较好去除培养体系中的重金属Cd,其产生的GSH对Cd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其解毒机制可能是依靠体内GPX和GR将应激产生的氧化性物质去除来实现.

    • 石棉筛分车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2017, 44(12):135-141.

      摘要 (641) HTML (0) PDF 1.55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掌握石棉选矿厂筛分车间内部粉尘随时间和空间运移的规律,获取通风除尘优化的参数,以茫崖石棉矿第一选矿厂筛分车间为研究背景,依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采用计算机流体力学的离散相(DPM)模型对筛分车间粉尘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粉尘浓度实测数据比较分析,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筛分设备附近粉尘浓度较高,以筛分设备为中心随着距离增加粉尘浓度降低;捕集边界下粉尘浓度比反弹边界较低,粉尘捕集效果更好;筛分车间进风风速控制在 0.6 m/s左右时,粉尘沉降效果较好;安装抽风集尘罩后,主抽风管风速为 14 m/s时,平均控尘效率达到90%,石棉纤维浓度控制在2.52 f/mL以下.

    • 电絮凝技术处理油田污水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017, 44(12):142-149.

      摘要 (698) HTML (0) PDF 1.57 M (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油田乳化液的水质特性,用电絮凝方法对配制的含油污水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极板间距、溶液初始pH值及NaCl含量对除油率的影响,确定实验参数.继而,实验研究电絮凝装置中竖直方向上典型的三层溶液,考察不同电流密度下除油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较三层除油率的特性曲线.发现A层去除效果最快最好,B层比C层处理效果差.在电解前4 min,电流密度为150 A/m2时,A层除油率占其总效率的96.05%.从平均成本和三层除油率综合判定,电解16 min,电流密度在100 A/m2时,电絮凝装置中整体处理效果最好.

    • 碱性离子液体有效去除烟梗中木质素的研究

      2017, 44(12):150-156.

      摘要 (681) HTML (0) PDF 1.43 M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碱性离子液体[Mmim]DMP,将其作为溶剂,以微波辐射为加热源,研究其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烟梗中木质素的去除效果.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液相木质素紫外分光光度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碱性离子液体有效去除烟梗中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浸渍温度80 ℃,浸渍时间25 min,浸渍料液比1∶15.在此工艺条件下,烟梗木质素的去除率达到22.60%,其溶解去除率约为常规热水提取的5倍.烟梗经离子液体处理后,纤维间的填充物大量脱除,纤维轮廓更清晰,有利于后续原料打浆及烟气品质控制.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年第卷第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刊期浏览
本期排行

PDF下载排行

HTML阅读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作者稿件一经被我刊录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论文整体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使用权转让给我刊,我刊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合作的数据库、新媒体平台及其他数字平台进行数字传播和国际传播等。特此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