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44(6):150-156.
摘要:水环境中残留的氟喹诺酮抗生素(FQs)所造成的长期生态及生理毒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紫外光活化过硫酸盐的新型高级氧化工艺氧化降解水中典型氟喹诺酮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定性与定量表征,并通过量子化学分析与质谱检测结果提出UV/过硫酸盐工艺降解环丙沙星的详细降解路径.结果表明,该工艺降解CIP最佳pH为9.0,30 min反应后,溶液体系中检测出包括醇类、酚类、酰胺类及酮类等在内13种中间产物,且部分中间产物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氧化反应主要集中在喹诺酮核心的C-F键、羧酸基团及哌嗪基团上.UV/PS工艺降解环丙沙星的降解包含四个主要路径,通过一系列的脱氟、光裂解、取代、加成及脱氨基反应,最终导致目标物开环裂解.
2011, 38(6):64-68.
摘要:以蒙脱石为吸附剂进行水中2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初始浓度、pH值和阳离子强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063和0.024 kg·mg-1·h-1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且lgKf值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溶液pH值小于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pKa2值时,具有较高吸附量;大于pKa2值时,吸附量急剧下降.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阳离子以及兼性离子均可被蒙脱石吸附,在高pH值条件下,阴离子与蒙脱石表面络合可能是蒙脱石吸附去除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主要作用机制.Ca2+对吸附有重要影响,其浓度越高,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量越低.
2005, 32(3).
摘要: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二阶校正法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对在依诺沙星(ENO)共存下的氧氟沙星(OFL)和诺氟沙星(NOR)进行同时定量测定.当组分数选为3时,获得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0.5)%和(98.2±0.4)%;组分数选为4时,回收率分别为(100.3±0.4)%和(98.4±0.5)%.对实际药物中OFL和NOR的含量进行测定,所测结果与标示含量接近.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可用于未知干扰共存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同时直接快速定量测定.